重组消息披露前三连板,ST宇顺能“保壳”成功吗?
记者 | 郭净净
在三个涨停板后,“中植系”解直锟控股的ST宇顺(002289.SZ)宣布并购并停牌。
1月20日晚间,ST宇顺宣布,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前海首科”)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已于2021年1月20日与交易对方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根据初步测算,该事项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如该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预计公司的经营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ST宇顺已经连续在三个交易日内(2021年1月18日、2021年1月19日、2021年1月20日)收获涨停板。截至2021年1月21日停牌,ST宇顺股价已经涨至7.71元/股。
ST宇顺称,目前与交易对方前海首科正处于初步商谈过程中。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不是前海首科首次试图与A股上市公司进行并购动作。2018年,英唐智控(300131.SZ)就试图收购前海首科100%股权,但最终未能成功。
根据当时英唐智控的公告,前海首科是一家业内知名的被动电子元器件产品分销商。该公司控股股东是注册在香港的凯旋门控股有限公司,前海首科是为了收购而设的境内持股平台。其中,前海首科最重要的资产是首科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首科电子”)。而首科电子、首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长科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前海首科合并报表范围内实际从事业务的子公司。
据介绍,首科电子是成立于1997年以来的被动电子元器件产品分销商,其分销产品涉及触控IC、指纹识别IC、面部识别IC、存储IC、移动支付安全芯片、无线充电IC等。
按照当时预估,假设自2017年1月1日起深圳首科、上海长科、首科元件及首科电子纳入前海首科之合并报表范围,前海首科未经审计的2017年及2018年1-7月份模拟营业收入为12.38亿元、7.93亿元,净利润分别是3842.91万元、4679.09万元。
鉴于此,当时英唐智控以截至2018年7月31日(交易基准日),给前海首科全部权益的预估值为10亿元,较其未经审计的净资产1.79亿元增值8.21亿元,增值率为459.11%
英唐智控和前海首科的重组事宜最终“不了了之”。
ST宇顺目前的实际控制人是解直锟,也是解直锟的“中植系”于2015年12月实际控制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植集团创建于1995年,总部位于北京,为集投资、融资、产业基金等业务为一体的多元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15年12月,ST宇顺原实控人魏连速将其持有公司股份及剩余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一直转交给解直锟旗下中植融云(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植融云”)。ST宇顺实控人变更为解直锟。此后解直锟及旗下公司不断增持ST宇顺股份,最新公告显示,解直锟通过中植融云、中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0.42%、8.77%。同时魏连速将其所持2.81%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中植融云。至此,中植融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总数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2%。
从目前来看,中植系接盘后,ST宇顺从2016年以来的经营情况并未有明显改善,多年来挣扎在“保壳”红线上。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是2985.49万元、-1.27亿元、-1.54亿元、1303.30万元。其中,因公司2017年、2018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ST宇顺在2019年4月26日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不过,2019年年底将子公司长沙市宇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宇顺触控技术有限公司转手给经纬辉开等公司,获得7755.86万元投资收益后,ST宇顺当年最终扭亏为盈,于2020年6月9日成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然而2020年,ST宇顺再次走弱。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截至2020年9月底亏损2199.11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5年控股ST宇顺后,解直锟分别在2016年12月连获美吉姆(002621.SZ)、美尔雅(600107.SH)两家上市公司,于2018年2月拿下准油股份(002207.SZ),以及于2019年12月控股*ST康盛(002418.SZ)、凯恩股份(002012.SZ)和融钰集团(002622.SZ)。如今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普遍堪忧。
新闻推荐
1月21日,“基金大佬”陈光明旗下的睿远基金披露两只公募基金的2020年四季报。从仓位上看,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和睿远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