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8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 以金融之力赋能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白 晓
本报通讯员 赵昌东
今年以来,青岛市金融业运用市场的逻辑和资本的力量,加快聚集各类资本要素,充分发挥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为青岛这座创业城市持续向好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A股上市过会企业创新高
12月8日,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将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至此,今年以来岛城A股上市过会企业达10家,创历史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和过会企业总数达到65家,居全省首位。上市企业在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精选层等各个板块及境外市场均有突破,呈现出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市企业数量的井喷彰显着资本之水在青岛的蓬勃聚集。今年以来,青岛在创投风投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包括中航资本、中车资本等大型央企,鼎晖资本、华控资本等头部创投机构以及真芯、中天合盛等国际创投机构纷纷在青岛发起设立投资基金。到9月末,青岛辖区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34家,同比增长32.5%,增速居全国首位;管理基金数量769只,同比增长54.1%,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管理基金规模979.26亿元,占整个山东省的40%。
企业上市势头强劲更得益于岛城企业家对资本认知的不断提升。去年以来,青岛市持续深入开展了“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共举办各类培训近百场,培训人员超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认识资本、运用资本市场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了“青岛企业家上海资本市场行”活动,对接上海资本市场和产业资源,强化了企业家资本意识,取得良好成效。
赋能实体经济
只有赋能实体经济,金融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今年以来,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青岛开展了“春风行动”,组建起189支金融辅导队,解决了2144户企业融资需求,实现融资585.7亿元,助力企业达产达效。
不久前,由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的首个在线供应链融资项目——“海浦e贷”发放了首笔贷款,这是全国首笔基于工业互联网“交易信用模式”在线供应链融资贷款。小微企业在卡奥斯平台下单后,即可凭借在产业链中全价值流的数据,立即申请浦发银行在线订单融资,享受足不出户的一站式服务。
今年以来,青岛通过丰富的对接活动,引导资本投向工业互联网领域高质量项目。围绕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青岛出台了“1+N”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从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方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金融业对重点战略片区的支持持续加强。青岛出台了《青岛市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上合示范区建设的信贷支持。青岛农商行、中国银行、紫金财险设立上合示范区分支机构,33家金融机构与上合示范区金融服务中心签约。
青岛还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服务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开展业务创新,推出山东自贸区内首笔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的不落地结汇业务、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首笔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款总担保函等10余项金融创新成果。目前已有127家金融企业进驻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
斩获三张金融牌照
12月4日,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复。这意味着时隔二十多年之后,全国重新开闸设立的第一家期货公司落地青岛,青岛市在法人期货公司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金融领域的法人期货业态空白。
今年以来,青岛连获三张金融牌照,除法人期货公司牌照外,9月14日,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颁证券期货业务许可牌照,填补山东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空白。11月19日,青银理财正式营业,青岛成为全国第五个拥有两家理财子公司的城市。
三张金融牌照,成为青岛法人金融机构种类不断丰富、实力日渐增强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金融牌照大体可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和租赁等七大类型,从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到中信(山东)证券、中路保险,再到兴华基金、陆家嘴信托、青银租赁,再到此次获批的港信期货,青岛市法人机构已集齐七张牌照,突出法人金融机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今年以来,“财富青岛”日渐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青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6,第8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
新闻推荐
拥抱创新 “眼镜城”悄然蝶变 ■ 新华日报记者 钱飞 通讯员 唐斌
乘坐高铁抵达丹阳站,出站看到的第一个建筑,便是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被誉为“眼镜之都”的丹阳,年产全国三分之一的镜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