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折戟新三板后泡泡玛特在港上市 85后创始人身家近500亿

澎湃新闻 2020-12-11 20:57 大字

网红绿眼金发小人“Molly”背后的盲盒品牌泡泡玛特(09992.HK)今日登陆港交所。泡泡玛特 图

泡泡玛特 图

泡泡玛特发行价为38.5港元/股,12月11日上市首日高开超100%,股价曾站上77.1港元/股,市值一度超1000亿港元,报收69港元,涨幅79%,市值953亿港元。

2019年,盲盒带领大众进入潮玩领域。而网红盲盒品牌泡泡玛特则是一家已经成立十年的公司了,从集潮流商品销售,到签约艺术家进行衍生品,再到互动娱乐和潮流展会。2019年,泡泡玛特在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5%。

高约10厘米的娃娃玩具是泡泡玛特最主要的产品,单个定价59-79元。泡泡玛特把他们装进同样外观的“盲盒”里,按系列发售,每个系列约12个,每个系列会配有一个出现几率大约1/144的隐藏款。

在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3月2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19年4月2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完成了8轮融资。IPO前,泡泡玛特的主要机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黑蚁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华兴资本、蜂巧资本等。不止一位泡泡玛特的投资方认为,泡泡玛特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其具有竞争壁垒。

获78倍超额认购,净利润逐年翻倍

6月1日,也就是儿童节这一天,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12月1日,泡泡玛特正式开启公开招股。本次计划全球发售约1.357亿股。

12月10日晚间,泡泡玛特暗盘暴涨超100%,最高见79.6港元;这意味着泡泡玛特市值可能冲刺1000亿港元。

疯狂认购的背后,是泡泡玛特过去三年来一直在翻倍的营收和净利润。

营收一路从2017年的1.58亿元,到2018年的5.15亿元,再到 2019年的6.83亿元。而这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9952万及4.51亿元。

然而,进入2020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12月11日,创始人兼CEO王宁在接受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群访时解释道:“今年上半年还能够保持50%以上的增长,我觉得是一个可以接受,而且挺好的一个增速。”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 王宁? 周頔 摄

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 王宁 周頔 摄

“当然疫情还是对我们还是影响挺大的,因为比如说我们2月份关了绝大多数的门店,然后6月份北京的第二次疫情,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影响。”王宁坦言疫情对公司营收有所冲击。不过他指出,营销费用在泡泡玛特的成本中占比较低,所以未来营收还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的营销费用其实不到我们支出的3%。这意味着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提高营销费用,然后也许增速比现在可以做得更好看,或者我们打折。当然有很多品牌可能都有非常高的营销费用去拉动销售额,我们不管从净利润率还是毛利率,都有可能通过营销费用拉出来一个可能远远比50%大的数字,但是我们都没有那么做。”王宁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的特征,招股书显示,33岁的王宁担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其妻子杨涛现年33岁,担任公司副总裁;执行董事及副总裁刘冉32岁,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司德31岁。

招股书显示,出生于1987年的王宁及妻子杨涛持有泡泡玛特约49.8%的股权,也就是说,上市后这对夫妇身家将近500亿港元左右。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IP是业务核心,不止看好“Molly”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强调:“IP是我们的业务核心。”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并有360万名注册会员。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来源:泡泡玛特招股书

绿眼金发小人“Molly”是泡泡玛特最经典的IP。签下Molly这个IP,原本只是泡泡玛特签不下Sony angel而“曲线救国”的选择,然而Molly一炮走红。甚至有说法称,是Molly“拯救”了泡泡玛特。

招股书显示,2016年,泡泡玛特正式与香港的设计师签下了“Molly”这个IP。2016年8月,泡泡玛特推出了首个“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并取得成功。自此,绿眼金发小人Molly就成了泡泡玛特的招牌IP。

从2017年至2018年,网红绿眼金发小人“Molly”这个IP为泡泡玛特贡献的收益居所有IP的首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基于Molly形象的自主开发产品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100万元、2.14亿元及4.56亿元。

2017年,自有IP“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在2018年占62.9%。此后,随着更多IP的出现,Molly在2019年为泡泡玛特贡献的收益下降到32.9%。

在王宁看来,泡泡玛特的顶级IP不只是“Molly”。

12月11日,王宁介绍道:“其实从我们的体系里面,我们已经推出了所谓的5个“Molly”了,其实每年会有一个非常成功的IP,也说明了我们这种持续推出来最顶级IP的能力,同时其实在我们的整个IP库里面,还有很多我们有正在孵化的或者非常看好的一些艺术家和IP形象,可能也会再陆续推出来。 ”

泡泡玛特的优势是竞争壁垒

“我们通过这10年的努力,搭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从IP的挖掘、供应链的整合、消费者触达,到文化的推广。”王宁介绍道。

谈及若干年前的创业,王宁坦言是相对艰难的。“如果三四年前甚至五年前,我们说要卖给大人玩具,我相信大家肯定会觉得这是不存在的,就跟你要卖洗发水给一个没有头发的人一样。当然艰难也给了我们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一定程度上搭建了这个行业的很多的基础设施,然后现在相当于平台会源源不断的会成为很好的生态的闭环,会诞生出来我们认为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家。”

“其实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一方面我们的门槛是我们这10年努力的每一天积累的经营的门槛,团队的门槛,对这个行业的积累的门槛。第二,行业最重要的门槛还是IP。我们也有幸在早期签到了很多非常头部的一些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我常常比喻成就像周杰伦、五月天一样,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你不可能花钱再造一个周杰伦,然后当你用钱理性的计算不出来它的时候,其实它就是一个更隐形的更高的壁垒。”

近年来,潮玩行业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800家企业的名称含“潮玩、潮流玩具”,或产品标签或项目品牌含“潮玩”,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潮玩相关企业。其中,24%的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73%为个体工商户。

名创优品也将进军潮玩市场,开设独立集合门店“TOPTOY”,且对标泡泡玛特。而对于行业内各类竞争者的入局,泡泡玛特持相对开放的态度。

“我们每年办上海超级玩具展,邀请的不只是我们自己签约的艺术家,基本上那些我们未签约的艺术家,包括整个行业的那些新进入者,然后甚至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我们都邀请他来参与我们的展览。”

王宁认为:“潮玩行业还是处于文化的萌芽期,我们觉得更多人一起去推出来潮流玩具和潮流玩具文化还是挺好。不只是名创优品了,然后我看最近星巴克、宜家也在做它的潮玩。其实我们觉得还是挺自豪的,就像是我们可能几年前我们刚才说我们可能还需要给大家解释,比如说解释什么是盲盒,然后可能现在,年轻人都知道什么是盲盒,而且我们可以影响到这些国际品牌也参与进来。 ”

天眼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完成了8轮融资。IPO前,泡泡玛特的主要机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黑蚁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华兴资本、蜂巧资本等。

不止一位泡泡玛特的投资方认为,泡泡玛特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其具有竞争壁垒。

“潮玩行业的本质是不断与对生活有美好追求的年轻一代做互动,是他们的精神消费。泡泡玛特能在潮玩中脱颖而出,正因为它具有很深的竞争壁垒。”对于泡泡玛特未来的发展,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苏凯认为,“泡泡玛特前面完成了业务模式和产品的打造,接下来要做的是优秀人才团队的扩容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公司能够不断创新、迭代,开拓更大的潮玩文化市场空间。”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泡泡玛特此次 IPO 前最的大机构股东。

华兴资本董事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包凡表示,泡泡玛特能够在潮玩行业脱颖而出,本质上是泡泡玛特的壁垒问题。

“泡泡玛特给原来小众的潮玩行业赋予了工业化能力,在中国如果做潮玩生意,未来可能很难绕过泡泡玛特的体系。在我们的认知中,泡泡玛特做到了三控:控IP、控门店、控上游。泡泡玛特也是唯一一家打通了设计师、IP商业化、玩具设计及制造、零售终端额和粉丝维护(会员体系)各个环节的公司。”包凡说道。(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日新增病亡数超9·11,但美国疫情还没到谷底

记者|肖恩日新增死亡病例突破3000关口、住院人数超过10万人、逾200家医院满员,美国在疫情深渊里继续下坠。继12月9日单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