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拿下健康版图,再造一个京东

半岛都市报 2020-12-11 03:34 大字

京东健康香港上市受到广泛关注。(京东供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景毅

再造一个京东!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06618.HK)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首个交易日收涨55.85%,换手率达5%,成交额为160.39亿港元,总市值达3440亿港元,不仅超越了平安好医生,还力压3200亿市值的阿里健康。重压之下的京东健康后发而先至,正在稳步向“再造一个京东”的目标迈进。

京东健康

入场互联网医疗

京东健康成立于2018年,于2019年Q1季度京东财报上宣布正式独立京东健康子集团。作为京东集团旗下唯一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集团,京东健康依托京东集团的各项能力和资源优势,在现有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医药零售、医药批发四个业务板块基础上,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布局。

京东健康在宣布独立运营后半年时间,便获得京东集团、中金资本、霸菱亚洲等投资的10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70亿美元。今年8月,高瓴资本完成了对京东健康超8.3亿美元B轮投资,IPO前持有4.49%的股份,为京东健康最大机构投资方。

截至目前,京东健康可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实现7×24的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达服务,在超过100多个城市实现同城配送。在线下,京东健康还配有自营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无人售药机等渠道。

根据2019年8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原文件中“不得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的规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网络销售药品,应当遵守本法药品经营的有关规定”的“线上线下一致”原则。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线上线下实行平等的医保支付政策,相关条规大大促进线上线下的发展。

医药体制改革正在释放巨大的市场红利。借着相关政策,孕育出了以扩大用户规模的粘性和销售规模的药品零售,以精耕用户细分需求,不断积累优质的医疗资源,健康管理、预防和慢病管理方向和康复护理延伸服务范围的医药问诊模式,而这也成了互联网医疗的雏形,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医药联动”本质乃是通过线上线下的协调合作,实现健康事物的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

拥抱资本市场

“京东系”排队IPO

而供应链能力则是京东健康快速崛起的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药物流行业整体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存在着集中度不高、层级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复杂的医药流通供应链,不便于管理,加上广阔市场覆盖差,这一直以来都是药企发展的一大痛点。同时,利润空间太有限,如何降低供应链成本则成为了零售商在药品流通环节首要考虑的问题。

“送得快”是许多用户对京东的第一印象,这点在京东健康上也得到了良好“继承”,京东集团在不断为京东健康输入人才、核心技术、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全国范围内的履约网络、物流网络。

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借助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京东健康可以通过其全渠道布局为全国20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7×24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达的送药上门服务。

在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看来,在整个大健康行业会超过10万亿市场规模的背景下,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真正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中国整个健康管理行业才刚刚起步,这其中有足够大的产业机会和想象空间。

京东健康的上市之旅可以说是整个京东集团热情拥抱资本市场的缩影。尤其是今年,京东可以称得上是全球资本市场最忙碌的企业之一。今年6月5日,京东旗下达达集团登陆纳斯达克;今年6月18日,京东集团又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上扬,涨幅近50%。

刚刚完成IPO的京东健康,无疑帮助京东系在资本市场的版图扩张再下一城。加上已经提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以及还在传闻中的京东其他板块,越发低调的京东奔跑的脚步却一直未放缓。

新闻推荐

首批20名外卖骑手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12月4日,20名饿了么骑手通过培训与考试,成功获得“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初级证书。由此,这批来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