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中产家长有多少钱 早教班最清楚

江淮晨报 2020-11-13 05:35 大字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背后,是新手爸妈们为孩子早教操碎了的心。

业内报告称,预计2020年中国早教市场规模可达2900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早教市场规模或超过3200亿元。“起跑线之战”愈演愈烈,家长“一掷千金”之时,却还面临着机构经营不善、高额学费退款困难的风险。

培养出一个“郎朗”更容易还是更难了?

38岁的张慧(化名)在某大型IT公司担任高管,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她,回家后却面临着一本“难念的经”——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女儿不到6岁,二女儿刚满4岁,而张慧和爱人从她们出生开始便订下了早教计划。除了幼儿园外,她为两个孩子报了11个早教培训班,大女儿6个,小女儿5个。

眼看孩子们平日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张慧依然思考着是否还有添加早教课程的必要。“英语课一周两次,每次60分钟,作为语言学习来讲根本不够,需要更多的语言环境。”这样想着,她又给大女儿在周末加了一门英语私教课。

至于早教课程的具体金额,张慧并没有细细算过。粗略估计,按照每节课200元左右的定价来讲,两个孩子仅一周就需花费2000多元,一年则需要十几万元。

谈及接下来给孩子们的规划,张慧显得更加焦虑,原因是身边不断出现学习进度更快的孩子,而有些家长甚至把教育计划安排到了十年后。“拿弹钢琴举例,都说现在条件好了,培养出一个‘郎朗’更容易。但问题是,现在人人都是‘郎朗’。”在张慧们看来,如今的家长普遍重视早教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孩子要想在某一个领域脱颖而出其实更难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多数宣称孩子从零岁开始就可以上早教,一些机构还推出了0-6月宝宝可以免费上课的政策,当然前提是家长订购了课程包。早教机构的销售会以“某某宝宝4个月左右就来上课,一个月就会爬了”等案例作为卖点进行推销。

近3千亿市场早教公司能分几杯羹?

腾讯理财通与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9新中产家庭消费与理财报告》中显示,从支出结构来看,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比越大:报告称,55%的新中产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在10%-30%之间,9.9%的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超过50%。在年收入超过80万元的家庭中,15.5%的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超过50%。

据悉,该报告研究对象家庭年收入均超过20万元,他们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从事专业性或者管理岗位,多分布于全国一二线城市。

从整体市场来看,前瞻研究院的有关分析指出,2010-2019年,中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44%,2020年早教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900亿元。目前中国0-6岁儿童约为0.98亿人,平均每个家庭早教消费2600元,预计平均每年增速为5%,到2025年中国0-6岁儿童早教市场规模为3284亿元。

早教市场的热情,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也可见一斑。据A股上市公司美吉姆年报,其在2019年实现营收6.30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上涨279.40%。

据此前财报显示,2018年美吉姆在中国的签约中心数量为434家,至2019年底为524家,增幅超过20%。2020年疫情期间,这一数据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专家:早教领域亟待定位与调控

在不断攀升的热度之下,近年来早教机构停课、被曝中止运营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给消费者带来课程中断、退费困难的风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早教行业,尤其是针对2-3岁儿童培训领域基本以市场供给为主,而相关的早教机构良莠不齐,供给参差不等。当市场空间不足时,由于调控不足,便会出现定价较高的现象。

熊丙奇指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已针对0-3岁及3-6岁早教领域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然而依然缺乏清晰的行业定位,如规范行业标准则需要大批资金支持,还需时日。而近年来屡次发生的因机构资金链断裂或亏损过大而导致的停止运营现象,也反映出行业亟待标准化、责任清晰化。

对于中产家庭在早教领域消费方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家长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视符合情理,然而其应该建立在早教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若盲目、单纯地认为投入越多即教育效果越好,则有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

“有些父母把孩子作为参天大树来培养,但实际上孩子也许需要小草的培养方式,陷入误区则可能对孩子的自主性等造成伤害。”储朝晖进一步表示,父母在选择早教机构时需权衡各方面需求,谨慎消费。

据中新社

新闻推荐

一键解锁低利率时代退休规划 兴全安泰稳健养老FOF值得关注

人口老龄化,似乎已成社会共识。Wind数据显示,统计我国各年代出生人口发现,00后比90后少了4700多万人,年轻人口的比重越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