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谈消费 华峰
又是一年“双11”购物狂欢节。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相比较于外国防控形势的严峻,国内疫情基本趋向于稳定,曾经受疫情冲击的各种消费业态已顺利重启,消费者累积的“补偿性消费”也随之爆发。作为电商大促节的“双11”已经陪伴我们12年了。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年年都有的“双11” 已被视作拉动内需强劲的爆发点:商家希望能拉动销量增长,顾客希望能以优惠价格“囤”足一年货。
今年1至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8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既能应对当前疫情冲击,又能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关专家表示,总的来看,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且消费升级态势将进一步加快。下一步,仍然要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顺应消费升级,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出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双11”“8·18”“6·18”“农货节”等购物节相继兴起,一个个消费时点见证着一个消费大国的旺盛需求和巨大潜力。从买便宜到买品质,从线下到线上,推起“购物车”的人越来越多;从拼价格到拼个性、拼服务,电商竞争不断迭代升级;从“下周见”到“当日达”,快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断攀升的销售总额、不断刷新的“购物车”清单,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催生新增长点的轨迹。繁荣的网购经济,使中国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供给与需求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但说到底,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才可能消费什么。这次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网络购物、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业态快速扩张,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也逆势增长。这里当然有需求拉动的作用,但背后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撑,是相关行业企业敏锐捕捉疫情防控下的新商机,迅速研发推出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调整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进而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这些年来,从集市电商到平台电商,再到社交电商,消费业态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和迭代。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电商异军突起,经此渠道的消费占比越来越高;线上与线下不断融合,摆上直播橱窗的商品“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说明消费增长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商品和服务的品质不断改善,促进了中高收入家庭的居民消费,提升了这类家庭的消费倾向;新兴业态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消费升级类商品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价格透明、性价比更高的商品来源。此外,“80后”“90后”逐渐成为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定制化消费的引领者,促进了商品类的消费升级。前浪势能强劲,后浪更加奔涌,推动中国消费浪潮滚滚向前。这背后的推动力,正是中国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技变革、健全完整的产业链条、蓬勃向上的创新环境。
新闻推荐
(接一版)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