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金融科技提升客户体验 中信银行成为领先解决生僻字问题的银行

新京报 2020-11-12 18:38 大字

今年4月1日,随着中信银行生僻字开关的打开,相关系统改造全部成功上线。自此,中信银行成为金融行业首个解决生僻字问题的银行,生僻字在该行核心系统、柜面及手机银行app等电子渠道均畅通无阻。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带领生僻字客户来中信银行实地考察并验证,认为“该行生僻字处理方案及实践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根据生僻字姓名客户的需求和人行科技司的指导,中信银行早在2017年就启动了方案分析,并于2018年9月完成了涉及该行包括AS/400核心系统等89个系统配合改造的整体改造方案。最终,经多方共同努力,总行整个项目经历了2次试点,12个批次改造及上线,于2020年4月顺利结束,为全社会各行业解决生僻字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信银行方案”。

综合考虑升级成本、改造工作量等因素,中信银行保留了部分GBK编码的系统接口和数据库,通过创新使用该行的专利技术解决了EBCDIC及GBK编码这类小字符集接口、数据库原先不可能表示和存储生僻字的难题,使用自研转码工具SDK实现多种汉字编码的互相转换,保证转码不丢失信息,避免了生僻字转码变成问号的常见问题。中信银行成为业界首家在AS/400主机核心系统支持各种生僻字姓名客户信息存储和处理的银行。在该行“凌云”工程上线时,又成功平滑地将主机生僻字数据迁移到x86的自主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GoldenDB。信用卡中心21个系统也在紧锣密鼓改造中,预计2021年初完成。

由于原先手写的一些生僻字在标准未被收录时,人口信息系统使用了临时的编码制发身份证,在后来的国际标准才陆续被正式收录,形成“一字两码”现象。中信银行IT系统全面支持国家标准GB18030和GB13000,相关系统进行姓名比对时,该行还实现了生僻字“一字两码”的智能处理,极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新闻推荐

欧盟指控亚马逊滥用“大数据”

据新华社电欧洲联盟10日宣布,经调查初步认定,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破坏欧洲主要市场的零售业公平竞争,涉嫌利用其规模、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