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进博会在线
实习记者 陈杨
2020年11月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在2020年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论坛上发布了《2020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具有辐射带动效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产业2019年国际竞争力首位度名列前茅。
据悉,本次论坛以“打造双循环节点和链接,推动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新发展”为主题,既是进博会的配套论坛之一,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之一。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德忠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结构、路径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适应这一要求,立足更深更大调整。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市社联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战指出,进博会将从平台的展示效应、展商变成投资商的投资促进效应、消化吸收再创新效应、拉动“一带一路”建设效应和长三角优势产业先发效应五个方面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表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应包括全球产业链治理能力、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无论是中国还是上海,如何从现行的产业体系转变成为一个现代的产业体系,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蕴懿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20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CSSCI指数)暨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疫后中国产业竞争新环境将呈现四方面特点:发达国家强化“闭环”竞争政策干预,企业全球化组织生产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安全”成为产业链布局首要要素,未来将形成近岸和离岸双产业链共存格局;区域经济新格局态势初显,“三链协同”下迎来新一轮产业布局竞争;“数字”生产力成为经济复苏驱动力,带来经济规则重构与治理方式新挑战。
报告显示,中国凭借“新消费、新制造和新开放”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构筑了新时期经济内循环的基础,城市经济圈更是锚定中国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要阵地。
报告指出,在国际经济负面因素频出背景下,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力承压抗跌,始终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其中,制造业行业2017-2019年的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别为123.9、126.4、127.8,表现出稳定上升势头。2019年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对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贡献度也较2017年分别提升了4.2%、4.1%、3.2%,呈现出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升级的趋势。
报告同时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具有辐射带动效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产业2019年国际竞争力首位度名列前茅,呈现出组织区域产业链的能力。
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产业国际表现中一枝独秀,2019年对上海该项指标贡献度增长至32.69;行业增长驱动力强劲上扬,2017-2019年平均每年增长7.0%;价值链提升指标由2017年的31.31一路上升至2019年的36.43,成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引擎。与此同时,上海航运、会展、金融等行业服务能力对城市的链接和枢纽功能也在加强。
报告为“十四五”期间提升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四点建议:重视长三角重点产业“补链、强链”任务;以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培育长三角产业全球竞争新优势;发挥好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枢纽链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具有独特城市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新闻推荐
编者按:据多家外媒报道,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经过数日胶着后,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率先赢下宾夕法尼亚州,获得超过胜选所需的27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