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手机浏览器恶意弹窗屡禁不止,背后有灰色产业链 网站客服:万元可买百万次精准曝光

南国早报 2020-11-04 13:49 大字

“传×易”营销平台工作人员发送给记者的“产品”介绍。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10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即日起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并点名UC、QQ、华为、360、搜狗、小米、vivo、OPPO8款手机浏览器,要求不得弹窗推送自媒体发布的各类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背后,有一条依托手机浏览器从事恶意弹窗广告的产业链。更有客服向记者承诺“精准弹窗广告,强制弹出”“一个IP地址计费一次”。

多名专家表示,购买恶意弹窗广告服务的商户、提供恶意弹窗广告服务的公司、传播恶意弹窗广告的手机浏览器平台均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或将承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1整改

8款手机浏览器承诺

不推送自媒体信息

10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即日起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并点名UC、QQ、华为、360、搜狗、小米、vivo、OPPO8款手机浏览器,要求不得弹窗推送自媒体发布的各类信息。

10月27日,8款手机浏览器发布《自查整改公告》,即日起至11月9日,对存在的网络传播秩序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深入整改。

记者发现,近年来与手机浏览器相关的弹窗广告问题得到多方关注,无数用户表示不堪其扰。

2018年12月7日,第三方数据公司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针对用户对手机浏览器不满因素情况调查中,手机浏览器用户认为广告弹窗过多、后台自启动占用内存、页面卡顿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占比分别为43.2%、37.9%、34.8%。

2调查

有网站称可“强制弹出”

客户包括知名浏览器

被国家网信办点名后,各家手机浏览器的整改公告高挂。不过,依托平台从事弹窗广告业务的个人及团体没有停下接单的脚步。

10月27日至28日,记者在搜索引擎上以“弹窗广告投放”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至少百来家专门经营此类业务的网站。

10月28日,记者以计划为一款无资质的生发液产品投放手机浏览器弹窗广告为名,联系上一家名为“传×易”的营销平台工作人员徐先生,他向记者推荐了10万元的投放服务,并表示可以将其它拥有正规资质的产品套用在该款无资质的产品上。

“收费模式是CPM(CostPerMille,千人展示费用),CPC(CostPerClick,按点击购买)和CPA(CostPerAction,按效果付费)。”徐先生建议记者选择按点击购买,“0.7元一次点击,可以面向全国所有客户。如果你要定向城市,价格再谈”。

“数据方面绝对不会作假,一个IP地址统计一次。”他承诺,一旦签订合约,买家就会拥有一个弹窗广告投放后台账户的使用权限,可以通过后台标签自行选择推送的用户标签和城市,并随时看到数据分析。

用户数据从何而来?他表示“不需要了解这么多,保证绝对精准”。

随后,记者随机进入一家名为“乐×微”的网站,该网站声称可“精准弹窗广告,强制弹出”。客服告诉记者,弹窗广告业务100万次曝光或者2.5万次点击起做,基础价为1万元,可选择按曝光量扣费或者按点击量扣费,前者约0.01元/条,后者约0.4元/次点击。

随后,该客服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弹窗广告的产品介绍,以及一份手机端媒体资源列表。列表显示,多个手机App均与该公司有合作关系,涉及的浏览器应用包括腾讯、微米、华为和麻雀。

产品介绍中称,其提供的服务为“强制弹窗”。该业务的原理为“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只要客户电脑开机即可收到弹窗广告,且在不需要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强制弹出”,不受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限制。手机浏览器端的弹窗广告投放亦同理,客服表示,随着移动手机的发达,“现在基本都是投放手机端”。

产品介绍中反复强调了弹窗广告可基于大数据分析,对网民进行标签分类、精准投放。

在该客服向记者提供的案例视频中,当用户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网络兼职有好的吗?”时,搜索页面当即弹出“网赚项目,日赚千元”的弹窗,点击即可进入广告主页,实现“精准投放”。而且,据其介绍,此类“强制弹窗”并不能被第三方插件和浏览器拦截,“没有关闭按钮”。

此外,据产品介绍,弹窗广告可投放的行业无限制,从其提供的客户行业分布数据来看,涵盖教育、汽车、电商、医疗美容和互联网金融,其中互联网金融占比最高,为41%。

在该网站展示的部分客户案例中,既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温商贷”“民民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记者进一步查询获知,“民民贷”主体——温州佰卓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温商贷”主体——鄯善温商贷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于2019年3月24日和当年4月24日,先后被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两公司的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背景

弹窗广告之父曾发文

为发明这一工具忏悔

在网民对恶意弹窗广告而苦恼不已的时候,弹窗广告的发明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中心主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伊凡·佐克曼2014年也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为当年发明这一工具表示忏悔。

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佐克曼在门户咨询网站Tripod.com担任设计师和程序员时,尝试了贩卖商品、订阅内容下载等商业化手段后,发现在互联网上卖广告才是最赚钱的方式。

据他介绍,某天,一名客户在Tripod网站购买了一条充满色情意味的广告,并将其投放到了一家汽车公司的网站上。这家汽车公司为此大发雷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佐克曼写下了世界上第一个弹窗式广告的程序代码,以便让每一个广告都有自己独立的视窗。佐克曼在文章中写道:“我发明弹窗广告,本意是好的。弹窗广告被发明20年后,是时候为我们的隐私付出代价了。我们应该花钱支持我们喜爱的服务,舍弃那些看上去免费、但出卖我们的隐私和注意力的服务。”

4建议

治理恶意弹窗

需提高违法成本

手机浏览器恶意弹窗广告屡禁不止,购买的商户、提供服务的广告商、传播的手机浏览器平台,分别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告诉记者,作为广告主,商家购买恶意弹窗服务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8条、第24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63条,需要承担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责任。售卖恶意弹窗服务的公司、传播恶意弹窗广告的网络浏览器平台也需要承担违反广告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足以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北京市社会组织法律调解中心副理事长张新年律师曾在2019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一方面,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尽快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进一步解决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广告乱象问题。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也应当加强对广告业监督及引导工作,加大行业自律管理,增强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应大力发展社会监督,完善现有的群众举报渠道,提升网民对违法广告的打击与维权意识。

高艳东告诉记者,手机浏览器恶意弹窗难以根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恶意弹窗行为的违法成本极低,设置恶意程序等行为成本较低,很少承担法律责任,“而执法机构的打击成本较高,因此,恶意弹窗现象难以受到严重打击”。

他认为,治理手机浏览器恶意弹窗一方面需要提高违法成本,提高行政法规对恶意弹窗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恶意弹窗的打击。另一方面要降低执法成本,“执法部门开发相应的能够识别、打击恶意弹窗的程序,运用技术手段对恶意弹窗行为进行监测与打击”。

据《南方都市报》

新闻推荐

看青岛市李沧区如何摘下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 青岛成公募基金“北方第三城”

□本报记者张晓帆日前,青岛市李沧区重奖优秀企业家,授予全省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