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温暖我们生活的那些“拿铁因子”

淮河早报 2020-10-27 08:24 大字

第一次看到“拿铁因子”这个词,还以为是一款咖啡,查了一下才知道是个经济学名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对美国夫妇每天午饭后各饮一杯拿铁咖啡,喝三十年,经济学家替他们算了笔账,二十多万美元。

所以,“拿铁因子”指的是那些不值几个钱、随手就能买、买过就忘、可有可无的小东西。

却是它们在悄悄消耗着你的财富。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铁因子”。放眼身边,妈妈的“拿铁因子”是理发卡。张阿姨告诉她“花之友”剪头发手艺好,她马上去办一张两百元的;李阿姨告诉她“金秀发”烫头发手艺好,她又去办一张两百元的。烫了一次头发后丢在一边,大半年后想起来,卡找不到了,或者美发店关门了,卡上剩下的钱也打水漂了,这样的错误犯过不止一次。

表姐的“拿铁因子”是化妆品。姐夫经常说她:“单看你的包,还以为你是化妆品推销员。”家里的化妆品堆得满坑满谷,洗面奶护肤霜能用到2023年,其它就不加赘述了。即便这样,她每次上街还会买一堆精华霜、保湿水。姐夫问:“可不可以把家里的用完再买新的?”答:“不可以,因为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用完。”“那为什么不停地买?”答:“我喜欢呀。”

我的“拿铁因子”是水果。我喜欢一次买很多,家里放一份,单位放一份,包里放几个。有时上班路上已经买过了,下班时看到忍不住又买几斤,一两周内吃不完干瘪了,扔掉再去买新的。每天上班,包里总是放着三四个水果:苹果香蕉是必备的,根据季节再添橘子、菠萝、樱桃。同事们打趣:“干脆把水果超市搬到包里吧。”

同事张姐劝我:“这些小东西看上去不值几个钱,但积少成多,你算算自己每个月能花掉多少钱?”

我反省了一下:早晨上班习惯从路边买水果,十几元钱;吃完午饭从食堂旁边小卖部买一瓶果汁,4元;下班逛逛精品屋,买几样心爱的小东西,30元左右;晚饭后看看淘宝,再花个百十元钱。难怪是个“月光族”。

也许我应该“痛改前非”,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可是……同事小莲见我皱着眉头、在纸上算来算去,莞尔一笑,说:“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这么快、生活压力这么大,竞争这么激烈,每天接受、处理的信息千头万绪,我们怎么舒散身心、释放压力、排遣寂寞?有时累极了、倦极了、沮丧极了,一杯拿铁咖啡就能让你精神振作、一场电影就能让你开心、一次美容就能让你重回自信……俗话说‘有钱难买心头好’,你我之辈虽不能像富人明星那般一时兴起飞到巴黎米兰扫货再飞回来,但喝一杯拿铁还是负担得起的。多年以后回忆往事,你也许记不得那些痛苦失意,却能回想起拿铁的香醇和苹果的甜脆。不是吗?”

我释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拿铁因子”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消耗了我们的财富,另一方面却温暖了我们的生活。了解这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度”。

赵闻迪

新闻推荐

国家卫健委:做好罕见病防治工作对建设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陈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说,根据有关机构数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