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名牌”成为搬家业 潜规则亟待破题
“金九银十”,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换房季。很多小区内,近日都有搬家公司造访。如果留意观察,会发现不少搬家公司的名字大同小异,相似度极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依靠高仿知名搬家公司,再通过网站竞价排名进入大众视野,已然是搬家行业里惯用的秘诀。(10月19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去年出台的新商标法,更是加大了对商标侵权的惩处力度。此背景之下,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首先,根本原因在于机会主义盛行,即很多市场主体只想挣快钱,不愿诚实、本分地经营;其次,与商誉的特性有关,即山寨者通过使用与知名企业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字号,盗用知名企业的商誉,一旦有消费者上当受骗,不好的评价或负面的影响又指向该知名企业的商标或字号,山寨者大不了再换一个名牌来傍。
当然,更根本的原因,还是违法成本太低、执法还不够有力。在搬家领域的“高仿”侵权事件中,因为很少有权利人维权,一些执法部门尽管意识到这种行为存在,以及意识到这是在打法律和政策的“擦边球”,结果是对商标权的粗暴侵犯,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却没有主动出击。
随着互联网发展,当前不诚信商家通过“蹭名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搜索引擎的指向,让客户容易将山寨公司当成“真李逵”,源源不断地送上门供其“割韭菜”。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破题“蹭名牌”成为搬家业潜规则时,其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带有一些技术含量。比如,在意识到“竞价排名”干扰了自然搜索原理,违背了技术中立原则,也产生了实际广告效果和广告收益,所以搜索引擎公司及信息发布者的行为应该构成广告行为时,不妨考虑从调整广告法入手。
在货运市场急剧扩张之下,规范搬家行业市场,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需求就更显迫切。进一步说,也只有严厉整治山寨者的行为,千方百计根治搬家行业的“蹭名牌”等顽疾,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
新闻推荐
上海车联网发展取得新进展。10月20日,上海市互联网协会车联网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车联网专委会将设立标准工作组、应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