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热点思考】在双循环中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安徽工人日报 2020-10-19 01:45 大字

●观点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双循环发展格局将对就业工作产生诸多影响。眼下,疫情还有可能反复,外部不确定性还在增加,要时刻绷紧稳就业这根弦,在双循环中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今年下半年以来,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经济复苏进程不断加快。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稳岗拓岗的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对就业工作产生诸多影响。眼下,疫情还有可能反复,外部不确定性还在增加,要时刻绷紧稳就业这根弦,在双循环中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就业的影响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就业发挥着枢纽作用。同时,新发展格局也将对就业工作产生诸多影响。

一是就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过去经济增长中出口和投资的贡献比较大,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出口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比如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的63%下降到2019年的33%,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2019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8%,已经连续6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随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作为战略重点,扩大内需将成为战略基点,消费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扩大。对广大民众而言,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而收入主要依靠就业。如果就业状况不理想,收入水平不高,或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将不利于消费的扩大,也不利于中等收入群体市场潜能的释放。因此,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就业处于更加枢纽的地位。

二是科技对就业的影响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即效率变革。效率变革的关键是科技进步,不断扩展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科技进步既可从外面引入,也可自己研发。但目前的国际环境加大了引进的难度和成本,因此,今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特别是要解决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可以预见,科技进步将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加速对就业岗位的创造和替代,高校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将有更大市场需求,新就业形态在稳就业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将形成更多就业中心。循环是需要空间的。我国国土面积大,空间辽阔,人口众多,产业完备,市场需求大,具备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客观条件。过去40多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现在的城镇化率超过了60%。同时,在不同区域分别实施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各区域共同发展的同时,不平衡性在增加。因此,“十四五”将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重民族地区的发展,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相应地,会产生更多集聚就业的中心,形成多个就业中心协同发展的劳动力市场空间格局。

在双循环中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就业工作产生诸多影响的同时,也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月~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实现了全年目标的86.8%。已经出台的“六稳”“六保”政策效应将继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复苏保持稳定态势,实现全年就业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在此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不仅体量大,而且属于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继续发挥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尽可能多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同时,发挥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稳就业保就业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

二是就业不充分问题。疫情早期对二产的影响表现在限制流动和聚集,企业不能开工。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其后期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断裂所导致的订单减少和开工不足。对三产的影响早期与二产类似,后期主要表现在有些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推迟很多。上述情形都有可能导致就业不充分或隐性失业问题,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待遇及就业质量。对此,需要做专门调查,更精确了解情况并给予专门应对。

三是就业不平衡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区域不平衡上。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同,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也不一样,因此,经济和就业的恢复程度也有差异。出口导向比较明显的地区,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受影响的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自然也较大。因此,要做好就业的区域再平衡工作,特别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对于农民工就业的促进作用。

在双循环中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就业之基的扎实程度将直接影响“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就业工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高质量完成今年就业工作,以下三点需要更多着力。

一是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毫无疑问是特殊群体之一,对此,要重点予以关注,特别是要严格禁止、严厉查处高校就业数据造假行为。同时,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就业人口、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残疾人等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关照。各地政府要树立底线思维,根据各类群体的特点,帮助他们实现多种形式就业和创业。

二是要关注和谐劳动关系的维系。面对疫情,很多市场主体都遭遇了经营上的困难,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没有约束和监管,有些企业很可能会以牺牲员工的利益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比如挤压法定节假日、长时间加班、减少工资和社保支出等。要维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国内大循环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就需要政府和工会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劳资之间的沟通协商,推动形成更加标准和完善的协商机制。

三是要凝练“十四五”时期的就业问题,并丰富就业政策工具箱。“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要根据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就业面临的形势,准确概括未来五年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并凝练和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使就业工具箱更丰富、更有效。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新闻推荐

科普:量子科技为何成为多国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

从顶层设计、战略投资再到人才培养等,全球多国近年来在量子科技领域持续投入。那么什么是量子科技?在现实生活中有何应用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