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张量:左手科技,右手地产
记者| 陶婷
在张量身上,实地和科技的标签比富力集团更加瞩目。如其父亲张力所言,“他赚他的钱,我赚我的钱。他没有说来接班,我也没有计划。”
在圈子里沉浮十几年,张量是投资多面手,也是实地集团领队人。近不惑之年,摆在张量面前的,有实地债务压顶的难题,也有还未实现的“地产苹果公司”梦。
斜杠青年
22岁从加拿大归国的张量,没有进入富力麾下,而是当起了横扫公关、互联网、煤矿、地产、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斜杠青年”。
当年,张量创办恒量建设集团,担任股东和董事,也就是后来的实地建设集团。此后几年,张量陆续创办电梯媒体飞沙、3D售楼咨询平台狙房网、普及中国、饮食集团等,不断在各个领域试错。
怀揣一腔热血,张量终于从2012年开始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当年,父亲张力旗下的“力量矿业”在香港上市。上市前,张力持有70.8%的股权,上市完成后,张力把控股权转交给张量,后者成为力量矿业的实际控制人。
两年后,张量将触角伸向投资领域,成立了聚焦私募地产和私募股权的黑洞资本。
以2016年为分水岭,此前张量和他的黑洞投资孵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握手金融、逗号便利店、狙房网、普及中国等都还是围绕着房地产做文章。但走着走着,他投资风格有了微妙的变化,黑洞资本不再是地产业务的配角。
随后几年,黑洞资本投资了星客多快剪、Archiact、硅谷密探、梦想直播以及币安等在内的20多家公司。孵化了小狗机器人、逗号科技、前沿剧场、袋鼠影业、桉树IBC等30多家企业。
跨界玩法让外界看到了张量对互联网和科技的执念。
在共享经济正当时的那几年,张量也赶了一波热潮,先是1.5亿元跟投了优拜A轮融资,紧接着作为唯一投资方再次投资优拜1亿元。同期,小蓝单车也获得了黑洞资本4亿元的融资,成为张量在共享经济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但随着这两家共享单车相继倒闭,张量的两次投资也以失败结尾,6.5亿元打了水漂。
除此之外,张量还于2017年从香港影人黄百鸣手里买下连年亏损的天马影视,剥离了天马影视的院线业务,转型影视综艺制作,并更名为传递娱乐。没过多久,传递娱乐以4.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内地影视综艺圈新锐翘楚厚海文化及其附属公司。
跨行转型并不容易,当时外界对此次接盘并不看好。在如今国内影视行业萧条的大背景下,张量也只能“静候影视行业的春天再次到来”。
“我一直以来的投资逻辑就是如此,不要盲从,尊重自己的内心,大胆尝试。” 张量曾评价自己,“创新过程中肯定会有犯错,没有犯错的创新是不值得尊敬的。”
创新精神固然可敬,但张量在投资上栽过的跟头确实也不少了。兜兜转转,张量还是怀揣对智慧科技的执着,回归地产主业,带领实地朝“地产界的苹果公司”进发。
“地产界的苹果公司”
从广东中山实地·中山璟湖揭开实地面纱,到“智慧社区”实地·常春藤捧红实地名噪一时,张量和实地逐渐从富力集团的“关照”中走出,成为“业界黑马”。
实地销售额从2015年的14.6亿飙升破百亿,只花了一年。2017年又翻了一番达201亿,挤进销售排行前百之列。
高光的那几年,张量带着实地跑遍了全国,迅速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以及海南六大城市群铺展声势,进入包括广州、深圳、武汉、三亚、无锡、珠海、重庆、昆明等在内的几十个城市。
激进的跑马圈地给实地埋下了不小的雷,近两年难见昔日辉煌,销售额跌破200亿元,排名在再度退出前百。
如今“三道红线”束缚下,房企日子愈发难过,张量选择求助资本市场。
今年5月,实地向港交所递上招股书。顺利的话,张量手上又将多一个除传递娱乐有限公司、脑洞科技有限公司和力量矿业能源有限公司外的实控上市平台。
为推动上市进程,张量在去年4月就将原泰禾集团CFO李斌纳入麾下,给了李斌实地集团CFO的职位,主要负责分管融资、资金、财务、税务工作。在公司上市前,张量将之提拔为执行总裁。
但实地高企的负债,是摆在李斌面前一座大山——2017年至2019年,实地的借款总额分别为119.82亿元、117.71亿元、126.57亿元;净资产负债比率高达3909%、533%、225%。截至去年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20.4亿元,无法覆盖一年内到期的35.8亿元短期负债。
几百页的招股书揭开了实地捉襟见肘的财务情况,铺开了张量的资本版图,也再次重申“智慧”二字。
如张量所言,“属于科技地产的时代新篇章已经开启,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依赖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进入到拼产品的阶段。”
早在2017年,张量就请来了百度李明远,想借力互联网让实地实现科技赋能。李明远入职后,要求建立节点管理系统,加强对所有地产业务流程及员工的管控。
这些管控措施给公司带来了人事动荡,总经理级别以上的离职者已超过10人,实地管理团队需要新一轮组建与磨合。
或是因为剧烈的人事变动,或是因为互联网思维与地产的磨合坎坷不断,仅仅300天,李明远便离开了实地。
但张量并没有放弃“地产+科技”的实践模式,一面寻找贵人相助,一面打磨自己的产品。
去年年底张量又请来了原碧桂园江苏区域总裁刘森峰,全面负责实地集团地产业务发展和日常经营管理。“实地希望运用科技打造一个让业主舒心的人居环境,这也是我现在的梦想。”刘森峰回应自己加盟实地的原因时表示。
近几年,张量打造了集智能产品、数据分析、服务三位一体的SLS(Smart Life System)智慧人居系统。也推出了hachi delight智能物流机器人、智能微诊室、hachi auto无人驾驶通勤车等产品。
去年8月,实地宣布已经在实地·永川蔷薇国际项目率先落地国内首个全场景智慧社区,却引来不少质疑声。
有业内人士认为,实地只不过是增加了几个机器人来增加房子的卖点。实地毕竟不是专业高科技公司,真正要实现智慧人居,在短期内很难做到。
尽管智慧地产争议犹存、前路仍艰,但不得不承认,张量还是有远见的。就算没有疫情倒逼,“科技+”一定是大势所趋。
只不过,实现智慧科技赋能需要张量带领团队拨开迷雾明确方向。实地不缺吸引人才的能力,但留住人确实是张量需要补足的课题。
除了刘森峰和李斌,实地此前已引进一批房企高管,泰禾集团前助理总裁李朝阳、北京公司前副总经理燕百勇等一批泰禾系高管加入公司,分管融资、招标、工程等。今年3月,中海原副总裁刘军加入实地集团,担任副总裁。
而在冲刺港股IPO的关键时刻,实地内部依然人来人往。
今年8月中旬,实地集团营销常务副总裁熊建生的离职把公司推上舆情高峰。尽管鸿坤地产原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张羽晴迅速“补位”,但在上市期间关键人员变动对公司而言并非好事。
就在熊建生离职同时,刘森峰也被传出离开实地的消息。8月末,刘森峰在微博上的一条“每个人本质上过的是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么”文字加一张和雪松产投管理层的合影,惹来外界猜疑。
刘森峰离职一事虽已辟谣,但人来人往,实地管理层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存在。
当初的“斜杠青年”即将步入人生不惑之年,挑战更是来势汹汹。留住人、上市敲钟、稳住公司财务平衡,是当下摆在张量面前的三件大事。至于“地产界的苹果公司”,还是后话。
新闻推荐
“猎手”们如何追踪丙肝病毒 解读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彭茜)人类的生存发展史也是一部与病毒的“斗争史”。肝炎就是人类长期面临的最严重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