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抢抓重要窗口 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黄山日报 2020-09-30 04:46 大字

□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祥

“十三五”以来,黄山市上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统揽,聚焦主导产业,聚力“市级队”企业,精准施策、精细服务,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促进工业经济在质的提高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虽然,近年来黄山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内各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产业发展“低”、“小”、“散”、“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努力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内产业大循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黄山市迎来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赶超的“重要窗口”。我们要把加快发展、扩大工业总量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技改、改造传统产业作为当务之急,把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突出“智能”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对现有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关键设备数字化率;支持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持续实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牢固树立产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园区、企业绿色化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二是突出“集聚”调优结构。围绕数字经济、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实施一批产业链项目,培育支柱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征集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深入开展产学研用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发展“市级队”企业,鼓励“市级队”通过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兼并重组、股权投资、技改扩能等方式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工业企业要素差别化政策和投资项目“标准地”制度,开展工业“五未”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突出“创新”搭建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筛选凝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统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择优支持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加强与合肥杭州大院大所、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联盟等联系合作,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通道建设;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行业研发平台;激励科技型企业进行技术专利研发,加快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生态环境;加大高层次科创团队和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星期天工程师”“银发专家”等人才来黄山市创新创业。

四是突出“精准”引资引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杭州都市圈乃至境外重点区域,梳理摸排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聚焦世界500强,“一企一策”制定招商方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孵化器、众创空间招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院大所相关专业联系,积极捕捉招商信息,落户一批优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适时开展全国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创新创业大赛,留下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企业;积极对接杭州市招引一批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相关企业,探索数据资产市场化应用路径,着力培育数字经济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招商机制,提高招商项目落地效率。

五是突出“效能”优化环境。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强政务标准化建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坚决打通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千方百计为企业在用地、用电、融资、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及时了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具体问题,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理清思路、破解难题,着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新规10月“上线”

伴随着金秋十月的脚步,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新规悄然“上线”。在线旅游产品禁止“大数据杀熟”、财政预算公开范围有了明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