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头部网红负面影响持续,第二季度净亏5660万元 如涵控股如何止“痛”?

成都商报 2020-09-29 02:10 大字

张大奕值多少钱?或许从如涵控股(RUHN.US)(以下简称:如涵)的财报中可以窥见一二。

如涵不久前刚刚发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以下简称:2020年Q2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归属于如涵的净亏损为5660万元,包括全方位服务模式下独家合作权的非现金减值5320万元。

众所周知,张大奕是如涵的头部KOL(关键意见领袖),而今年4月,一则与其相关的负面新闻曾“霸屏”网络。

张大奕的成功曾让如涵名利双收,如今“当家网红”被负面新闻缠身,截至红星资本局发稿,股价较发行价已跌落近80%的如涵,如何脱困?

头部网红负面影响持续

营收下滑净亏损增加

2019年4月,如涵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誉为“网红电商第一股”。而张大奕,正是这家公司的CMO(首席营销官),也是这家公司的C位网红兼股东,更曾出现在敲钟现场。

事实上,如涵因过度依赖头部网红,是过去几年里公司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重要原因。

据今年6月如涵发布的2020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头部KOL分别为张大奕、大金和莉贝琳,3人共计为公司创造了3.5亿元的GMV(网站成交金额),并且其GMV占比相比较去年同期的47.8%也上升到了53.89%,可以说如涵控股GMV的“半壁江山”都主要来自于这3人。

成也网红,败也网红。今年4月,张大奕负面新闻爆发时,如涵控股当日股价一度暴跌近10%。事情过去近半年,如涵控股股价还在持续缩水,截至红星资本局发稿报2.65美元/股,与其发行价12.5美元/股相距甚远。

9月14日,如涵发布了2020年Q2财报。财报显示,如涵Q2总净营收为2.804亿元(约合3970万美元),同比下跌10%。归属于如涵的净亏损为5660万元(约合80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670万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如涵的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70万元(约合15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160万元。

如涵在财报中说明,这笔巨额减值损失,是源于自2020年4月以来,遭受负面宣传的顶级KOL旗下网店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如涵评估了对其运营的持续影响,并确认了与该KOL授予的独家合作权有关的无形资产减值。负面舆论的余震还给如涵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如涵未提供2021整个财政年度产品销售收入的前景。

财报发布后,如涵股价在当天盘中一路下跌了12.85%。

准备摆脱头部网红依赖

平台化转型初具成效

如涵当然知道过度依靠头部网红的弊端,也正在寻找出路。

财报中,如涵的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孙雷表示,“在2021新财年的第一季度,借助于公司业务重心向平台模式服务部分的成功转型,我们展现了一个强劲的开端。平台服务业务部分展示了很强的盈利能力,我们持续探索和拓展平台模式下的KOL的多种变现渠道,例如平台模式下的电商直播业务产生的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数倍。”

可见,如涵从自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向平台化转型已初具成效。其Q2财报中显示,在二季度,如涵的平台模式服务收入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74%,经调整后录得利润2220万元。

财报指出,平台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服务于平台模型的KOL数量从133个增加到174个;第二,此类KOL的性能得到改善,这体现在平台顶级、已建立和新兴KOL的总数从28个增加到45个;第三,公司与广告业务合作的品牌数量从278个增加到431个。

具体来看,如涵的头部网红,从2人上升至8人;肩部网红从12人上升至19人;腰部网红从12人上升至19人;而存在潜力的网红从105人上升至129人。已签约网红人数从133增长至174,旗下红人总粉丝数量也从1.72亿增长至2.63亿。

这也是如涵准备弱化头部网红的信号。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领先的技术驱动平台,包括KOL平台和关键意见消费者社区,以智能地连接和授权我们的KOL、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和第三方商家、品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孙雷在财报中总结。

对于如今的如涵来说,解决对头部网红过分依赖的难题,还有并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红星新闻记者 袁野 陈成

新闻推荐

双节来临茅台“放量”,酒商报价53度飞天单瓶下跌100元

记者|梅岭一周前市场报价在原件2860元/瓶、散装2580元/瓶的飞天茅台酒,在近两日内价格开始出现下跌。9月28日,有贵州茅台(6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