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印度经济为何“被打回原形”

大众日报 2020-09-06 09:41 大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 王世达

近年来,印度经济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2019年逼近3万亿美元,超英赶法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同时,美国等一些国家出于打压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模式等考虑而刻意吹捧印度,提出“中国发展速度虽更快,但印度因制度、文化等因素而未来可预测性更强,经济更能‘行稳致远’”等论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国际市场对于印度经济的信心。

然而,2020年8月31日公布的印度本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却如当头一棒,将被高估和误读的印度经济拉下了神坛。

印度GDP缩水约四分之一

8月31日,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GDP在4月至6月缩水23.9%,远高于此前预期,预计2020年将是印度自1980年以来的首个经济全面收缩年份,并认为印度经济复苏将花费“比预期长得多的时间”。

从经济驱动力分析,4月至6月,作为印度经济主要驱动力的消费支出本季度同比下降31.2%,而此前第一季度仅下降2.6%。印度经济另一大驱动力资本投资则暴跌47.9%。从不同产业部门分析,印度制造业已陷入衰退,4月至6月制造业产出下降39.3%,建筑和贸易服务行业暴跌约50%。只有约占GDP总量15%的农业部门表现较好,第二季度增长3.4%,这给农村经济带来些希望,尤其是支撑数以千万计从城市返回的农民工生计。

此前,雄心勃勃的本届政府曾承诺在2025年使印度GDP超5万亿美元,2032年GDP超过10万亿美元,届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分析人士认为,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必须每年保持至少9%以上增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缩水四分之一后,印度GDP当前仅为2万亿美元出头,2020年能否保持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头衔都是未知数。印度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除非印度联邦和地方政府全力重启印度经济,否则印度经济难以恢复和重振。”

疫情蔓延与经贸保护主义共振

拖累印度经济

笔者多次赴印度调研,整体感觉印度经济与中国不同,其虽有医药、IT等相对强势产业,可以部分出口海外,但经济基本盘主要依赖国内投资和消费。同时,印度国内市场开放度较低,各级政府的保护主义色彩普遍较浓。在正常年景,印度的确可以依赖将近14亿的人口规模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但在当前非常情况下,印度经济正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过快。印度政府一开始就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3月底采取“封城锁国”等措施,此后多次延长,但这一举措并未遏制疫情蔓延。9月5日,印度确诊病例已超400万,且日增病例人数连续几十天超5万,近两天更是达到惊人的8万以上。疫情持续蔓延严重干扰经济活动。事实上,3月印度“封城锁国”就严重打击了国内消费支出、私人投资以及对外出口,这一效应因疫情防控不力而延续至今,绵延半年之久,成为印度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其次,经贸保护措施导致经济雪上加霜。面对国内如此严峻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印度政府本应上下一心全力应对,并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抱团取暖,共同争取经济早日恢复。然而,印度政府反其道而行,4月以来与包括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中国在内的一众邻国频生边境摩擦,调兵遣将,大购军火,不仅没有聚精会神应对疫情,反而挤占原本应该用在疫情防治和发展领域的宝贵预算。此外,印度政府频繁针对所有“与印度陆上接壤国家”发起经贸保护措施,禁用APP、限制投资、对进口设限、对投标歧视性对待等。这使得印度经济无法从地区经济合作中获得新动力,反而直接推高印度企业的采购和经营成本、削弱本就不高的产业竞争力,严重打击国际市场和投资者对于印度经济未来的信心。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前景整体低迷,严重影响国际社会每个成员。国家未来之路何去何从?是鼓起勇气继续开放?还是胆战心惊走向封闭?这将是印度决策层和战略界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其答案将关系近14亿印度人民的未来。

新闻推荐

“纳斯达克巨鲸”:软银被曝购入40亿美元科技股看涨期权引发交易狂潮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本周美国科技股暴涨的幕后推手是日本软银(SoftBank)。化身“纳斯达克巨鲸”(Nasdaqwha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