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净利润首度下滑,招联金融扩张后遗症显现

界面新闻 2020-08-13 15:35 大字

记者 | 胡颖君

继中银消费金融后,第二家持牌消金机构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

8月12日晚间,中国联通(600050.SH)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一并披露了其合营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的部分财务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5年的招联消费金融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且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0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约60.2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061亿元增幅30.76%;净利润5.781亿元,同比减少18.55%。截至2020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920.761亿元,较年初减少6.205亿元。

事实上,2019年,招联消金凭借13.66亿元的净利润首次取代捷信消费金融夺得持牌消金冠军宝座。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影响下,不良率抬头,业务扩张速度放缓,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日子普遍不太好过,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消金机构业绩也可能更糟糕。

“招联金融前期放款过猛,疫情导致部分业务回款减少,坏账率上升,从而侵蚀了净利润。” 麻袋财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头部持牌消金机构,背靠两大实力股东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近几年招联金融扩张速度广受业内瞩目。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9月末,招联消费金融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81.89亿元、468.29亿元、720.14亿元、861.63亿元。

与此同时,其不良率也在逐年攀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2%、1.24%、1.93%和2.08%。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共发行了3期金融债券,规模达70亿元,债券主体评级均为AAA级。具体来看,2020年1月13日,招联消费金融发行第一期20亿元的金融债券,票面利率3.1%;3月6日发行第二期20亿元金融债券,票面利率3.04%;4月2日又发行了第三期30亿元的金融债券,票面利率3.48%。

图片来源:Wind

王诗强认为,频繁发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导致监管政策放松,发债变得更容易,融资成本更低,从而导致企业发债更积极。另一方面,招联消费金融之所以能发债与其经营时限、股东背景、资产规模等关系很大。“这一两年刚刚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就很难发债,主要是年限不够。”

据界面新闻统计,目前仅有5家持牌消金机构获得发行金融债的资格,除招联金融外,还包括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等机构。

此外,上半年,招联消金也经历了系列人事变动。5月15日,深圳银保监局公布批复,核准王良担任招联消费金融董事职务的资格,王良为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6月5日,深圳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王耀南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了其担任招联消费金融首席信息官的任职资格,王耀南此前曾担任招联金融研发中心总经理。

新闻推荐

铁路顶层规划出炉!15年后高铁里程将翻倍

记者|唐俊编辑|殷幼安8月1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正式公开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