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新基建支撑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才能不被卡脖子

新京报 2020-08-13 00:52 大字

倪光 南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张明 吴甜 朱小燕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环境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在国内疫情渐渐平息、百业待兴之际,“新基建”迅速蹿升为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之一。新基建将如何支撑国内大循环?AI又将在新基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好新基建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8月6日至12日,由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在线举行。在“AI如何助力新基建”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倪光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以及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齐聚一堂,共话AI与新基建的前景与使命。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

自主可控是新基建安全的前提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也没有新基建的安全,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在其演讲中强调,自主可控是新基建安全的前提。

“大家知道,各行各业当前都处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但是这个方向、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倪光南表示,当前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仅仅在“十四五”期间,新基建能够直接、间接带动的投资规模就高达约30万亿元。

不过,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不能说信息化先做起来,如果有安全问题我们再来解决,这是不对的。从一开始,我们讲新基建的时候,网络安全就必须同时考虑。”倪光南指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新基建的安全,自主可控成为重要要求

“在新基建的发展之中,应该注意保障网络安全。”倪光南在演讲中强调。

他表示,不能说信息化先做起来,如果有安全问题我们再来解决,这是不对的。从一开始我们讲新基建,网络安全必须同时考虑。“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也没有新基建的安全,这是大家要注意的。”倪光南指出,这一点近期在法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保障。今年4月份的时候,十二个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这是在中央网信委的领导下,包括网信办、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的,说明这个“办法”非常重要,需要大家重视。

“我们要保障网络安全,特别要强调自主可控,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我们从来没说自主可控就安全,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倪光南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可能被人家卡掉,人家停供、禁用,可能就被人“卡脖子”,这也是我们在这一段贸易摩擦里获得的经验教训。

新基建产品测评应突出“自主可控测评”

倪光南指出,新基建的产品测评,除了已有的质量测评和安全测评外,还需要突出“自主可控测评”。“自主可控是可以评分的,可以有一个分数,也就是说自主可控是可以度量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或者要求。”倪光南表示,在选用相关设备、硬件软件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的技术指标、性能、性价比,还要考虑自主可控度。

“我相信新基建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用户,特别是大用户,像基础设施的运营商,会更多地关注自主可控度的高低。如果所用的产品自主可控不好,分数特别低,我认为可以一票否决。”倪光南表示,“不管其他做得怎么样,假如你自主可控不行,就有被别人卡脖子的风险。人家能够随时禁用,随时断供,这种产品新基建当然不能用了,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自主可控度的要求。”

“我们有没有能力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支撑国内大循环?”倪光南表示,在国内的信息技术领域,这个条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倪光南表示,目前,我们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软件或硬件,整体的水平已经从不可用到可用,而且现在正在从可用向好用的方向发展。“当然还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真正比较全面的好用,但是我们肯定能够走向这个方向。”倪光南说。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

新基建应由市场力量主导

“基建投资到今年六月份累计同比增速还没有转正,但是今年如果中国经济想有3%的增长,全年基建投资的增长必须要到两位数,要到正的10%以上。所以我们预测,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一定会发力,这个过程中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会双轮驱动,成为短期内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在其主旨演讲中如是说。

张明强调,新基建应该由市场力量主导,其中既包括民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但不应该由政府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来主导。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最后往往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错配、资源浪费以及债务风险的上升。在新基建中,应当避免类似“四万亿”的覆辙。

下半年基建投资一定会发力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了6.8%,但是二季度经济取得了超预期的反弹,达到了3.2%的增长。下半年的经济会何去何从?张明表示,从消费、进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分别来看,今年下半年消费会回升,但是不能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衰退,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可能会再度下滑。

投资方面,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三大块,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因内需、外需都非常低迷,制造业投资的回暖将非常有限,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下,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也是比较有限的。

“最后就是基建投资了,基建投资到今年六月份累计同比增速还没有转负为正,但是今年如果中国经济想有3%的增长,全年的基建投资的增长必须要到两位数,要到正的10%以上。”张明表示,“所以我们预测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一定会发力,这个过程中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会双轮驱动,成为短期内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力量。”

新基建可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速,要由市场主导

张明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新基建将有助于通过激发国内的自主创新来提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重新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新基建可以提供一个技术创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推进,有助于推进国内的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增长率和全要素增长率。这正是新基建在保增长之外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中期提高潜在增速。”

因此,张明认为,新基建确实应该成为国家未来一段时间推动的重点。不过,他也指出,新基建应该由市场力量主导,这其中既包括民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但是不应该由政府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来主导。他表示,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最后往往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错配、资源浪费以及债务风险的上升。

张明表示,从今年全年来看,整个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会超过一个百分点,而单看下半年还会更高。

哪些领域的新基建可能会获得快速发展呢?张明认为,契合了未来中国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助于帮助塑造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新基建发展速度会比较快。

吴甜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表示,在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是核心驱动力量,在新基建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她认为百度等大型科技企业应承担起平台型公司的工作,赋能企业和行业智能化升级,同时培养更多的AI人才,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量

吴甜认为,AI是新基建里的重要部分,和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其他新型基础设施具有协同作用,在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她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各类数据的快速积聚,再加上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和计算能力的迅猛提升,人工智能的核心发展要素已经完备。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正在从互联网、金融、新零售等新兴领域向制造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进行扩散和渗透。“现在是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这一次实际上是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核心驱动力量。这些技术、产业和广泛的场景进行结合时,能够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不断加快。”吴甜说,在新基建浪潮中,AI提供了可靠性强且具有经济性的技术底座价值。

她表示百度是AI平台型公司,希望每一家企业都能在AI平台上非常方便、快捷地使用平台上的能力和服务,从而实现AI化转型。

今年6月份,百度发布了AI新基建版图,其将依托百度大脑、飞桨、智能云、芯片、数据中心等新型的AI技术基础设施,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产业升级。吴甜表示,百度所开展的这一系列的工作是希望AI能够成为新型的基础设施,解决行业的痛点,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加速AI和场景的结合,为产业带来价值,能够成为其中的关键力量。

“只有摸得着,才是真正的基础设施”

对于AI新基建,吴甜的理解是四方面的结合:首先是要有大型的工程系统支撑;第二是要创造应用价值;第三是要构建生态系统;第四要重视培养人才。

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实现。吴甜分析称,人工智能首先要有算力的支撑,因此云计算不可或缺;其次是数据的积累,大型数据平台的建设以及在平台上对数据的保护、使用规范、数据安全是关键环节。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才拥有基本的底座,往上开展更多的工作。

此外,人工智能与产业的结合,也需要让创造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比如说在互联网、新零售和新金融等行业中,人工智能已经验证了很多的价值,但还需要有更大范围的价值的验证。”她提到,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对制造、质检的帮助,可以切实地带来人力工作的解放,这是累积数据后再通过分析得到的应用价值。

在吴甜看来,只有摸得着,才是真正的基础设施。并且在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配合,形成共生共赢的生态系统,协同创新,才能真正形成落地的价值。

朱小燕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需要数据开放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表示,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红利,为此需要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如数据的开放等。

此外,她认为,人工智能生态的建设比移动互联网更为困难,这凸显了AI纳入到新基建范围里的重要性。

中国的数据红利源于对移动互联网的良好使用

朱小燕先是回顾了计算机出现后的科技发展道路,她认为,计算机出现后,互联网是里程碑式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大数据。

“为什么我们会有数据红利?就是因为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使用得太好了。”她表示,将各种媒质的数据进行数字化,进而信息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银行和医院目前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已经做得很好。

朱小燕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游刃有余地让信息为我所用。“比如现在城市里有成千上万个摄像头,如果没有人脸识别技术,那是不能用它抓逃犯的,最多是出了事调监控看看。这时候我们用什么技术处理这种爆炸了的信息?这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朱小燕指出,促进加强我国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将来打的就是信息仗。将人工智能列为新基建的一部分,体现了我国决策部门的高瞻远瞩。

人工智能需要数据开放,但需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朱小燕特别谈到了人工智能这一行业的发展标准和开放问题。她表示,标准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已列出很多标准,“这是国家关心的,我们积极参与就是了。”

在开放问题上,朱小燕认为,数据肯定要开放,当下的新环境为科研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便利,尤其是企业的数据开放对学术界非常有益。但她也强调,在数据开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知识版权保护,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跟上,否则这种开放不会深入也无法持久。

“人家开放是尽义务,不能说这变成责任,必须免费给我们使用。这方面我们国家也不停地在努力,慢慢会走向正轨。”她表示,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非常好,尤其是BAT等大企业非常有担当,已经做了很多替国家分忧、替中小企业分忧的事情。“要实现完整的产业链,只有聚集更多的力量,齐心合力,促进行业的发展。因此,开放是必须的。”

朱小燕认为,不管是工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这不仅在推动技术发展,同时也能让技术为社会的方方面面赋能。

“这个就有点像互联网生态,但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个人认为,人工智能生态比互联网生态更难。”朱小燕以谷歌的安卓系统为例,每年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有大量的开发者通过安卓的各种接口开发各种App,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好的应用,但人工智能当下存在着数据的问题,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较高,使得很多初创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在AI应用上较为困难,因此更有必要对AI等新基建予以扶持。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也没有新基建的安全,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倪光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许诺陆一夫

特22-特23版(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华西证券上半年净利微增8%落后同业,欲借卖方研究“弯道超车”成效几何?

记者|满乐编辑|8月12日晚间,四川券商华西证券(002926.SZ)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93亿元,同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