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别蹭文化之名 张 勇
网红是时代的产物。眼下的网红为什么红?它除了裹挟强大的利益喧嚣而来,吸引无数注意力外,对网红效应掀起的各种自我泄密的一时围观也热闹的很,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百度》搜索了一下,发现前段时间媒体发布的《95后生活形态调查报告》显示:1995年至1999年出生的95后总量约为1亿人,他们从出生起就与互联网为伴,最爱做的是刷屏、晒生活和吐槽。相比现实生活,他们更喜欢网上的娱乐和社交。以95后为代表的一代人的成长环境,某种意义上为网红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就此来看,网红并非是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客观地说,网红产业的兴起起到了增加社会就业、提升服务效率的作用,且还能够降低社会信息成本、弥合阶层分歧。
但是,当网红发展过于膨胀、畸形,甚至超越网络经济本身,变成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变成梗阻交易成本的信息肿瘤,变成资本不择手段逐利的工具,变成践踏社会道德底线的破坏者之时,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
目前,围绕网红衍生的投资链令人眼花缭乱,“网红孵化公司”“网红培训班”等等应运而生,网红推手、网红营销公司泛滥成灾。但是,逐利天性驱使的资本从来都不是雷锋,将巨额资本投放在网红产业链,自然有其利益的快速变现和增值的需求。如果网红产业链能在短期内炒作积聚起巨大的流量效应,资本自然就能赚得盆满钵流。这样一来,也就和实体经济越发脱节。难怪有专家担忧可能会“早晚出现泡沫破裂而无人接盘”。
在社会层面,一成网红便是名利双收的观念正在影响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当网红,一夜成名。还有更大的群体在关注并试图参与网红——网红受众的“宅文化”,正在让更多的人体质减退、失去活力,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吐槽、弹幕,却离现实生活十分遥远。如何在网红时代让年轻人保持应有的锐气、保持对现实生活的热情,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网红在尝试不断挑战道德底线,背离基本规范。网红进入的门槛太低。只要有推手并能吸引一定数量的粉丝,就有机会成为“人气王”。所以,网红的出发点就是靠标新立异,追逐名气。只要能成名出位,吸引粉丝,“黑化”“丑化”等,完全可以不在乎。
我们拥抱网络,也乐见网红产业的勃兴,对于背离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甚至违规违法的网红现象,应心存警惕,加强监管。
新闻推荐
■和信投顾10日三大股指集体低开,随后券商板块启动护盘,沪指数次翻红,创业板指则一度跌近2%;随后中字头启动,券商板块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