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打造泰安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

泰安日报 2020-07-28 08:20 大字

主持人:“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活力、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更直接关系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泰安市在营商环境方面做得如何?

嘉宾:现在,全国上下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现在的区域竞争已变为营商环境的竞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只有打造出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形成“马太效应”,实现营商环境的全面提高。近年来,泰安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来,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营商环境?

嘉宾:下一步,我们还需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核心评价指标,向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看齐,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洼地效应”,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持续涌入。具体可以从系统集成推进政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打造良好的企业市场服务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入手。

系统集成推进政务体系建设。一是优化服务体系。按照“视群众为父母、视企业为亲人”的理念,坚持群众所盼、部门快办,着力提供最优服务。一方面集成服务“一链办”,纵向上建立以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各部门相互联动为基础的便民服务体系,凡是与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政务中心集中受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横向上聚焦关键环节和领域,打造“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邮政快递送达”模式,让企业、群众进一个门、找一个窗,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事。另一方面代办服务“零距离”。明确代办范围、职责分工,成立重点项目代办中心,创新“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最优流程、一人专业代办、限期交证书”工作模式,对重点项目从公司注册到项目竣工投产整个过程的审批服务事项,实施全程免费代办。二是制定标准体系。以政务服务标准化为抓手,规范涉企服务,确保服务高效、工作有标。三是建设信用体系。建成并启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开发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出自然人信用积分,强化联合奖惩应用。四是完善执法体系。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体制,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减少和规范各类涉企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发行票据和债券筹集资金,重点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稳步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做大做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融合发展,创新服务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化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推动“银税互动”良性循环发展,将企业的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成本,解决诚信纳税企业缺抵押、少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难题。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做大做强市级、做实县级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升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能力。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的管理,全面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促进各类资金与实体企业直接对接,降低财务成本。

主持人:那么,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和良好的企业市场服务环境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嘉宾: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进一步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和人岗匹配工作,积极为高层次人才落地搭建政策平台,最大限度实现专其能、致其力、尽其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存量建设土地建设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合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选人用人、经费使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的股权激励政策,加大对重大专利和发明创造奖励力度,提高知识和脑力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比例。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强化法规制度保障和税收减免支撑,既注重调动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积极性,又注重突出企业成果转化主体地位,真正让市场主体“动”起来、科技人员“富”起来、科技成果“活”起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营造良好的企业市场服务环境。一是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健全完善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全部中介服务“入市交易”,建立全市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中介服务监管机制。严禁垄断、联合抬价等行为,坚决取缔依托行政机关提供强制服务、收取高额费用的“红顶中介”。加强中介服务“限时、限费”管理。试行中介组织对同一对象相同性质的评估报告通行通用制度,凡是类似功能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可合并的一律合并,进行一次性集中评价,对符合资质条件的评审机构作出的资产、信用等级等评定互通互认,不再重复评估、审计并收费。严格落实涉企收费“一张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执行。二是提升交通物流服务水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综合交通的通达性、便捷度,尽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格局。积极对接中欧班列,畅通向西开放大通道;继续推动高速公路减费降标。通过优化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分配的方式,完善差异化收费政策。延续高速公路电子支付用户通行费优惠政策,扩大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优惠范围。提高物流监管信息开放度,加强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电子口岸和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合作、交换和共享。三是健全完善信用环境。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认真履行政府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依法开展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应用、安全及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等工作。完善市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大力推进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金融监管等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动15个重点领域建立“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在金融、安全生产、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旅游等方面实施联合奖惩,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支持合格征信机构发展,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激发信用服务市场需求。

主持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对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什么?

嘉宾:政策制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没有一支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一句空话。一是推动干部队伍摈弃“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思想,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不抓营商环境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是不称职”的理念。通过转思想观念、转工作作风、转办事方式、转评价办法,真正“低下头、弯下腰、蹲下身”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服务。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行政审批相对人失信惩戒、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追责办法等文件,建立政策解读机制,行业编印政策“一本通”,发放到企业、社区,提高政策知晓度。三是强化考评保障。建立社会监管员队伍,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开展部门自评、企业评议、社会评议和第三方评估,无缝隙实时监测营商环境,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考核。

主持人:本期编辑

嘉宾:市委党校 侯庆利

新闻推荐

重视社交电商 促消费保就业的作用

□徐惠喜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社交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从事商品或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