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冲刺“剪刀第一股” 王麻子近年来却遭遇持续亏损
国内刀剪界历来“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但老字号却同业不同命。近日,张小泉开始冲刺创业板上市,王麻子则在不久前经历了股权易主。
申通陈德军、演员苗圃……张小泉股东名单闪耀
7月7日晚,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出现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受理企业名单中。
张小泉品牌传承三百多年,此次冲刺创业板也展现了不错的盈利能力。最近三年,张小泉营收、净利润和毛利率等指标逐年上升,2019年实现营收4.84亿元,净利润7230.07万元,综合毛利率41.25%。从股权结构看,张小泉集团是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64.96%,张国标、张樟生和张新程为共同实际控制人。除了张小泉集团,张小泉背后股东还集合了不少江浙资本,如:复星国际、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杭实集团、均瑶集团、万丰锦源等。
在张小泉前十大股东里,西藏稳盛颇为引人注意。天眼查显示,西藏稳盛2016年成立,主要从事项目投资、投资顾问等业务。这家公司由“苗圃持股80%,陈晨持股20%”。据上海证券报查证,西藏稳盛与华谊兄弟存在众多交集。2017年7月,西藏稳盛投资人由陈义红变更为苗圃。
此次张小泉拟募资4.55亿元,主要用于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等项目,由于A股尚无剪刀类上市公司,若张小泉成功上市,有望成为“剪刀第一股”。
王麻子股权新近易主,近年来遭遇持续亏损
张小泉冲刺创业板之前,同样有300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宣布易主。
今年3月,北京产权交易所曾发布一则股权转让预披露公告,北京文教器材厂拟转让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4000万元。5月15日,多家意向受让方经过385轮激烈竞价,最终由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以1.57亿元竞得。
1985年,王麻子剪刀厂被当时的国家内贸部批准为中华老字号。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产品缺乏创新、经营管理滞后,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冲击,销售业绩不断下滑。在1995年,王麻子剪刀厂与北京市文教器材厂等合作成立王麻子工贸集团公司,重新注册“王麻子”商标。但这次重组未能挽救老字号。2002年,王麻子剪刀厂宣告破产,商标由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接收,后者以委托加工方式继续生产“王麻子”刀剪。
也就是说,今年这次股转转让是王麻子又一次易主。而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挂牌信息显示,近年来,栎昌王麻子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8年,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亏损279.01万元,今年截至1月31日,亏损27.89万元,负债总计1430.45万元。
刀剪生产集中在广东阳江,传统产业品牌力不足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张小泉拟募资4.55亿元中,有77.85%计划投向“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王麻子品牌接盘方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来自广东阳江。据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介绍,这体现出五金刀剪行业生产格局,广东阳江目前掌握国内大部分产能,除了自身拥有“阳江十八子”,近年来也在引入张小泉、王麻子等品牌或生产基地。
五金刀剪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刀剪企业总体数量稳定在200家左右,市场竞争基本发生在存量企业之间。与此同时,刀剪行业也是我国五金行业内重要的出口创汇型产业,2018年出口总额27.57亿美元,进口总额2亿美元。
不过,五金刀剪虽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但在近年来却面临品牌力不足、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困境。以刀剪生产大户阳江为例,有报道称,当地大量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按客户设计要求做代加工,赚一点辛苦钱,“阳江生产的刀剪卖到德国,只卖2美元,但一贴上德国品牌,价格就变成了50美元。”
显而易见的是,在民用刀剪消费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国产企业也面临瑞士“军刀”、德国“双立人”、日本“京瓷”等品牌的激烈竞争,在终端市场缺乏定价权。
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五金刀剪制造业的未来是智能化、标准化,即便是老字号也不能躺在金字招牌上吃老本。只有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品牌增创,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华商报记者 李程
新闻推荐
全国高考落幕,填志愿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各行业“钱”景A 股剧透薪酬:IT、科研收入最高
聚焦后高考经济编者按高考甫一结束,填报志愿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显然,志愿填报对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