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沪指攻破3100点大关机构加快布局 不少银行系资金借道权益基金入场,险资入市热情较高

南宁晚报 2020-07-05 04:45 大字

“连中信证券都涨停了,A股真的有牛市的感觉了!”某市场人士对记者感慨。

7月以来,A股在证券等大金融板块的带领下“乘风破浪”,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7月3日,沪指再度披荆斩棘,攻破3100点大关。

一批券商、公募基金机构开始喊出“牛市来了”,部分机构更倾向于“结构牛”。市场风格是否迎来切换,成为机构的热门话题。

作为机构投资者中稳健型的选手,银行保险机构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这些机构开展了怎样的操作?未来看好哪些板块?

部分银行系资金借道入市

A股“七翻身”背后是增量资金不断进场。除不断“买买买”的北向资金外,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银行系资金正借道权益基金入场。

交银理财权益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组合仓位,结构上更加重视阿尔法能力的获取,重个股选择;前期就已布局券商、地产板块。对于FOF/MOM产品而言,更多从指数型产品转移到长期业绩出色、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偏股型基金产品。

某承接银行委外资金的私募表示:“资管新规之后私募委外一直在萎缩,停摆很久了。近期理财子这块人员陆续到位,开始召唤我们,有一些进展了。不过,这个跟行情可能关系不大,因为之前他们一直没有顾上我们这块业务。”

有业内人士预计,一部分银行保险机构近期可能动作不大或仅有调整动作。某券商研究人士表示:“证券和银行的拉抬是短期行为。”银行保险机构权益仓位在年初就确定,他们的资金参与权益市场有比较稳定的比例,不会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保险系资金展现入市热情

险资目前已是公募基金市场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截至今年4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19.6万亿元。这些扮演市场压舱石角色的机构,近期对市场展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度。

多名险资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场迎来了显著的“修复”,外资持续大规模涌入。对疫情忧虑的缓解、国内经济的率先复苏、政策面持续发力等因素,让市场情绪走向乐观。

在利率下行、非标资产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风险增加背景下,险资近期越来越多地在权益资产中寻觅价值和机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宏观因素在投资机会挖掘中起着主要作用。

某大型保险资产机构相关人士表示,二季度市场走出宽幅振荡之后,部分险资根据市场节奏,或是选择获利了结,或是继续逢低布局价值洼地。现阶段主要把握中期布局机会,重点配置低估值优质股,对科技成长、消费、新能源、医疗医药领域仍有较大偏好。

但有险资人士提醒,中报季临近、全球疫情转机尚不明朗、美股等全球风险资产调整风险,市场短期窄幅振荡或难免,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契合了部分券商人士口中的“结构牛”。

值得一提的是,险资近期以来展现了较高的入市热情。如在上半年,举牌次数已超去年全年;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次数已超2000次,同比增近2倍。医药、科技、消费、制造业受到格外青睐。制造业方面,中游高端制造的机会受到险资较大关注。

乐观派vs谨慎派后市如何配置

对于后市,不同机构思路不一,有的乐观,有的谨慎。

某保险机构资管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是比较乐观,但也不会满仓买入,以持有和调整结构为主。交银理财权益投资部对后市亦相对乐观,称会保持相对高仓位。

具体到行业来看,一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称,“券商这一轮行情大概率不会那么快停下来,总体还会有上升的趋势”。

上述券商研究人士则相对谨慎,其认为下半年的权益市场还是应该谨慎看待,除了中长期配置的资金,要对市场波动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一险资管理者认为,不要去预测市场,投资者需要的是应对。“大盘3100点振荡,那就多啃啃中间估值不高、业绩有保障的二线白马股;大盘冲到3500点,仓位可以分配一下:低估值蓝筹+二线未高估的公司+追涨市场最火的方向。大盘若回调到2800点,那消费和医药里会有好公司回调下来,把现有的二线绩优公司的仓位挪一部分过去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多关注市场增量资金的大头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以及两融余额的增加情况。”

“另外,所有的板块里,最独特的是券商板块,一来它跟牛市的关系是你好我也好,二来今年是金融改革大年,要想用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替代银行的间接融资功能,券商是关键步骤。”该管理者提醒。

《中国证券报》

新闻推荐

江西“非遗集市”探索互联网非遗保护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卢翔)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组织各地非遗相关单位、企业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非遗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打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