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攀枝花“工业挑大梁” 钛产业链迈入中高端

华西都市报 2020-06-30 02:03 大字

云钛实业国产大型电子束冷床EB炉生产的合金钛锭。 王东摄

6月19日,在攀枝花市2020年二季度抓项目促投资竞进拉练暨“冲刺双过半”座谈会上,公布了当地今年1至5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前五个月,攀枝花工业挑起了大梁:全市工业投资、工业性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9.6%、42.7%,增速排名全省第三,经济呈现回暖向好态势。

“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工业不齐难成攀枝花”。当前,攀枝花正聚焦优势产业和产业链重点配套企业,依托“攀钢航母舰队”,全力抓项目促投资,抢占创新链和价值链高端,打造“一极多支”钒钛企业集群,产业链正在向高端迈进。

经济指标回升 1至5月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三

“今年前五个月,攀枝花的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在逐月回升。”6月28日,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数据上来看,今年1至5月,攀枝花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6%,工业性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2.7%,增速排名均为全省第三。

据统计,51种纳入全市规上工业监测的产品大类中,生铁、钢材、有色金属等有34种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66.7%。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关联指标支撑性明显增强。5月,全市工业增值税单月增长45.4%,排名全省第三位。攀钢集团、龙蟒矿冶、安宁股份等重点企业运行稳定,“攀钢航母”主要生产线保持稳定,产销率基本实现100%。

投资也在由负转正。1至5月,攀枝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达到38.6%。

招商引资方面,截至今年5月,攀枝花全市已完成招商引资履约项目536个,累计到位资金353.78亿元,同比增长了4.37%。

拓展精深加工 瞄准钛产业高端领域

6月19日,在攀枝花市嘉翔钛业生产车间内,钛毛细管生产线一期工程启动生产。该项目主要生产医用及航空工业用钛毛细管,年产规模10万米。项目的二期工程也正在筹备中,全部建成后,可实现0.8至8毫米全系列口径钛管量产,年产值超过1亿元,是攀枝花进军钛价值链中高端,进一步延伸钛产业链的重要一步。

今年4月,驰辉钛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交付了攀西地区首张钛丝订单,标志着“攀西第一丝”正式进入全国钛丝市场,填补了攀枝花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公司计划,继续在攀枝花建全套生产丝材、超细丝以及棒材精细处理生产线。

攀枝花是全国最大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唯一的全流程钛产业基地,钛精矿、海绵钛、钛渣产能为全国第一,但钛材仅占全国的6%左右,产业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中上游,钛产品多停留在原材料阶段,后端钛材处于起步阶段,在军工、航空、生物医用、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攀枝花聚焦优势产业和产业链重点配套企业,依托“攀钢航母舰队”,引领带动关联创新链集群发展、提档升级,抢占创新链和价值链高端。

同时,加大钒钛深加工等领域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力度,力欣钛业10Kt/a钛材深加工等一批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签约引进宝鸡钛深加工企业10家,攀钢集团高端钛及钛合金生产线回迁攀枝花。

科技创新引领 钛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近年来,攀枝花攻克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世界难题,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及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国家级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

2019年,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钒钛综合利用领域委员相继会落户攀枝花,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也获批组建。

目前,攀枝花已拥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35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开发出真空连续镀钛膜等10余项钒钛新产品,海洋工程用1200兆帕级超厚高强高韧耐蚀合金材料、深冲钛板等产品试制成功。2019年,全市钒钛产量达511.8万吨,居全国前列,钒钛产业实现总产值280.9亿元。

如今,攀枝花的钛铸锭、钛管材、钛毛细管、钛锆铪丝材、航空航天钛合金、钛设备等产品正在逐渐丰富,钛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目前,攀枝花已初步构建起以攀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龙蟒矿冶、安宁铁钛等中小企业配套,云钛实业、天民钛业等应用企业带动的“一极多支”钒钛企业集群,正在助力攀枝花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新闻推荐

格兰仕与阿里握手言和:诉天猫案已撤诉 签约新品研发合作

6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阿里巴巴处获悉,阿里巴巴当天与格兰仕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创新、新品研发、IoT技术应用等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