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要治,电商补税政策也要精细化
朱昌俊
刷单行当与电商平台抗衡10余载,已被生态圈打造成一款门槛低、效益高的风险大生意。不过,这一局面将会改变。据报道,近日,多家电商企业收到国家税务总局发的一条“风险自查提示”,显示相关企业存在少计销售收入的风险,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将自查结果通过电子税务局反馈。
俗语说“吹牛不上税”。但一纸补缴税款的提示,无比真实地告诉那些习惯刷单的商家,“吹牛不上税”的日子可能真要到头了。
去年开始执行的电商法,明确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这一条款基本宣告此前多数网店经营者可以“合理避税”的现状将被彻底改变。从维护税收公平和市场公平、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角度,这一天的到来是迟早的事。
不过,考虑到整个电商行业对新规的适应程度,以及刷单现象形成的“非一日之功”,现阶段电商经营者的税款补缴在执行层面,确实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讨论和厘清。比如,纳税额度到底如何确定?到底是按照刷单额度还是实际经营额度?有声音就认为,电商法中规定的是“如实申报纳税”,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不应该按照刷单额度申报?但电商的实际经营额度如何确定,这同样是一个问题。另外,对电商经营者税务核查的追溯期应该如何界定?是统一以电商法的执行时间为准,还是溯及更长时间?这些也该有妥善考虑。
因此,针对补税提示给电商行业所带来的现实疑问,税务部门有必要释放更明确的政策预期,以解疑释惑,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从现实来看,若严格依据刷单额度一次性追缴过去数年的补缴税款,再加上滞纳金和其他罚款,绝大多数商家恐将遭遇难以承受之压力。这对电商行业可能带来的“震荡”不可小视。这并不是要为电商刷单辩护,而是说具体的征税政策执行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现状。刷单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形成机制,简单以补缴税款来“惩治”,未必公平。
同时考虑到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保市场主体的政策要求,相关税收政策的执行在这个关口也应该做好适当的平衡。比如,电商法在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明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那么当前从国家到地方所出台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是否也能同步覆盖到电商经营者?针对电商行业的经营特点,是否可以有合理降低税负的操作?做好这些配套服务,或能够对冲补税对电商经营者的压力,同时又能维护好税法执行的严肃性。
刷单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早就是被法律所明令禁止的。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整治刷单乱象,从长远的行业生态来看,这是好事。不过,考虑到刷单潜规则的形成原因,在治理上还需要精细化,平台和监管应该多方发力。
当然,电商法的执行,税务部门的补税提示,毫无疑问又一次向电商平台和商家发出警示——刷单之路必将越走越窄,趁早转型,早日走出“刷单找死,不刷等死”的困境已越来越迫切。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图片来源:摄图网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将由地铁完成。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广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