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概念亮相:呼吁赋予深圳省级管理权限
“城市面积不足,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可开发空间越来越稀缺,土地供给矛盾及其衍生的问题相对突出。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让深圳可供建设的新增土地所剩无几,土地和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今年6月12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在8版“特别专题”栏目刊发整版文章《“三区”叠加扩权赋能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这样描述深圳的现实困境。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篇五千多字的长文刊发后,近几日在关注深圳发展的媒体界、政界广泛传播。
《学习时报》在刊发该文时介绍,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2020MYB036)““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探究了扩权赋能模式,提出“鉴于深莞惠及河源、汕尾五市良好的合作渊源,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成为最优选项。”
深圳的瓶颈:空间、资源、行政边界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学习时报》刊文首先谈到了深圳发展中面临的“空间、资源、行政边界等瓶颈制约”。
文章认为:由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不足,城市面貌的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项目落地等问题都受到较大限制,深圳建设全球标杆性城市的发展目标与空间资源配置供给极不相称。经营成本上升导致产业空心化危机。极度稀缺的住宅用地引发房价、物价、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甚至租金成本的上涨,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催生传递效应,成为企业经营困难和外迁的主要原因。深圳土地供给失衡,人地矛盾紧张,居住用地不足,推高房价,对拉动内需极为不利。
据此,文章提出:就中心城市首位度而言,深圳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综合影响力等指标上,在一线城市中都处于后位。深圳必须在扩权统筹、体制机制改革上有新的创新举措,向内整合资源、挖掘内生动力,向外拓展空间、借助发展外力,才能打破瓶颈,实现质的飞跃,续写升级版。
该文提到的“三区叠加”,指的是“深圳特区的创新性要求在资源整合上有新的突破。深圳湾区城市的开放性对区域协同提出更高要求。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红利聚集性对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文章认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更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统筹配置能力,与大湾区城市的发展形成深度互补,依托重要交通线,向大湾区其他城市实现生产环节转移,既有利于区域核心城市实现高端要素更加集聚,又有利于区域核心与周边区域形成更强有力的经济共同体。
深圳该如何突围:扩容或扩权
面临着空间、资源、行政边界制约的深圳该如何突围呢?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文章提出的解药是:“深圳虽然经过三次扩容,但发展空间和资源瓶颈的限制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空间和资源发展陷入瓶颈的特区来说,扩容或扩权,意味着城市在制度上的改革创新、资源上的空间拓展和城市的整体升级。”
之所以选择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文章认为“一脉相承,深莞惠汕河统筹合作的渊源深厚。深圳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上与东莞、惠州、汕尾、河源四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市渊源很深,历经多次分合。”
而且,文章还强调,“深圳都市圈不是寻求行政区划上的扩容,而是借助飞地经济、同城化、经济圈,做大做强自己的统筹范围。”
那么文章提出的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有多大呢?从地理面积上来看,文章认为:“成为全球标杆城市,深圳向外拓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成为必然选择。规划中的深河(河源市江东新区)合作区预计面积434平方公里,如能再加上惠州惠阳区、东莞市,深圳扩权统筹的总面积将达到6279平方公里,达到一个巨量的增长,对深圳增强发展后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支撑。从2019年五地的土地、人口和生产总值来看,深圳扩权统筹之后在土地面积、人口资源方面在北上广深中的实力将进一步跃升,这是深圳未来作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然物质基础。”
产业合作方面,文章认为:“在资源方面,深圳具有体制、人才、资金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产业方面,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而东莞则以制造业为主导,惠州惠阳以重工业为主,深汕、深河则提供较大的地理空间和人口资源,五地互补性很强。”
呼吁: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方面的省级管理权限
那么深圳该如何“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呢?
文章认为:“明确深圳对于合作示范区的主导地位,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省级管理权限,成为打破城市间行政壁垒的重中之重,也为合作区域享受深圳制度红利外溢建立合理的制度基础,有利于以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深山合作区、深河合作区五地为基础,探索构建一个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的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新的探索,推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奉献一批行之有效、能普遍推广的广东方案。”
对于扩权赋能的具体方式,文章认为: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统筹为切入点,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由深圳主导,通过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省级管理权限,对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深汕合作区、深河合作区五地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供给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在顶层设计上规划建设一个跨行政区域的资源统筹、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统筹合作新模式,加快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制度红利外溢,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扩权不扩容、强统筹紧合作”的实践模式。
文章还认为: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方面的省级管理权限,享有省一级立法权、省一级政策制定权、规划审批权、对外经济合作权、金融和税收等宏观经济调控权、项目审批权等,在不改变原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由深圳主导规划、国土、交通、建设、环保、科技、金融和社会事务等。由深圳对统筹合作示范区的规划整合融合、土地开发安排、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招商共享、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以及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等涉及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将统筹合作示范区过去“各自为政”的发展方式向“共谋共建”转变,构建“集团发展区域”。
深圳都市圈范围已明确: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
对于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的意义,文章认为:“不仅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制度红利外溢,更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个更强大的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为下一轮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占据有利的制高点,为深圳实现2025年跻身全球城市前列、2035年成为全国典范、21世纪中叶成为全球标杆性城市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上述《学习时报》刊文的当天,深圳当地媒体《深圳特区报》也刊发文章《广东明确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范围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近日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范围: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
为适应珠三角核心区功能拓展和空间拓展的需求,《规划》要求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和阳江)深度融合,在环珠三角地区开发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同时,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加强广东省各类开发区统筹规划,优化形态和布局,促进全省开发区发挥优势差别化发展。(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中国新闻网6月17日消息,抗疫特别国债怎么买?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当日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利率通过国债承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