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解读海南自贸港:建议尽快在医疗领域推出“特别之举”
当前,在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下,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应对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重点,建立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举措;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重创全球经济增长,重创经济全球化,重创现有的国际经贸格局。一方面,全球化从“舒适性”向“挑战性”转变,并且挑战前所未有。一方面,改变全球化原有格局,并将形成全球化的新范式。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我国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以制度型开放率先推动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制度型开放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的重大任务。在全球经贸规则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海南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当前,服务领域已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重点。2005年至2018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由149.1亿美元增长到931.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5%;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中的比重达到69%,是制造业的2.25倍。但是,服务贸易仍是我国开放的突出短板。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为14.6%,低于世界22.3%的平均水平。“十四五”,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业领域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海南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服务贸易为主导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海南作为岛屿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适应这一趋势,并从实际出发,要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主导,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从现实情况看,海南完全有条件在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上推出重大举措,形成独特优势。
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对外开放门户。中央一再提出,将海南打造成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应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拓展区域经贸网络,延长服务业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以此增强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尤其是在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将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应推进泛南海经济合作进程,给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新的战略要求。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应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尽快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一是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一般特征。按照“境内关外”的基本要求,在海南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货物、服务、资金、人员、信息等要素流动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经贸规则。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服务能力,率先在海南探索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再者,借鉴并率先实施国际最新投资贸易协定的相关条款,尽快开展电信、环保、劳工、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先行先试。引入发达经济体服务业管理标准与人才互认标准,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加快探索形成高标准“中国版”经贸规则。例如,有序放开菲佣等外籍劳工入琼,为海内外中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家政服务。三是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例如,全面实施自由企业制度,保障市场主体实现在负面清单外自主注册、自主变更、自主注销、自主经营;建立严格的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全世界投资者、创业者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以制度型开放为主要举措的制度与政策创新。一是以贸易自由便利为目标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在严格监管下实现自贸港内企业自由生产经营。二是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为重点的投资自由便利制度创新。“非禁即入”,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创新自由投资的相关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平等待遇,公平竞争。三是以扩大金融开放为重点的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制度创新。例如,扩大金融业开放范围;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四是以加快开放的人才政策为重点的人员进出自由便利的制度创新。例如人才移民服务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五是以高度自由便利开放政策为重点的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探索建设更加开放的航运制度;加快建设“中国洋浦港”。
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市场活力不足、市场主体薄弱,是海南经济实力弱的突出矛盾。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是要尽快集聚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在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投资自由制度、公平竞争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探索符合自由贸易港发展的制度安排。一是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二是要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优势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由此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市场环境的突出优势。三是以建设高效率政府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面临着多方面挑战,有解放思想不到位的问题,有自身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但艰巨的挑战是系统性制度改革。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行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当务之急是以服务业项下自由贸易的“早期安排”,实现服务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以“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建议以服务业市场开放、文化产业市场开放、医疗健康市场开放、高新技术产业开放等重要举措,实行“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例如,取消外商投资文化、体育、娱乐企业的股比限制,率先在这些领域实行“零关税”的“早期安排”,以取得文化娱乐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早期收获”。又如,建议把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成为“国际性医疗硅谷”的同时,尽快把某些政策逐步在全省实施,以努力在医疗健康产业的高度开放方面取得“早期收获”。此外,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智慧海南”建设的“早期收获”。
实行自由贸易港人才制度创新。出台吸引人才的特殊政策的“早期安排”。尽快改变海南教育、医疗、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的现状,要力争在税收政策上率先实现突破;建立多种类型的平台主体吸引海内外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并完善国际化人才服务及用工环境。
2025年初步形成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与制度体系。例如,营造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明显提高重点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加快建立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2035年自由贸易港政策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例如,建立自由化、公平化、法治化的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实现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疫情冲击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举措
适应高水平开放新趋势,要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体制机制安排。
打好“两张王牌”。一是以健康“王牌”形成疫情下自贸港开局新亮点。疫情在对旅游等服务业产生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对“健康海南”提出迫切需求。建议尽快在医疗健康领域推出某些“特别之举”,从而形成自贸港开局的新亮点;着眼于建设高质量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争取“十四五”末期将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提升至10%左右,其中公共卫生支出比重显著提升。二是以免税购物“王牌”尽快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实行“零关税”的“早期安排”。2018年,海南人均旅游花费仅为大陆居民出境旅游平均花费的23%,是大陆居民赴夏威夷旅游的11%、香港的21%、台湾的28%。建议尽快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实现“零关税”,使免税购物政策惠及全体游客和全省居民;同时推进免税购物市场的全面开放。由此,加快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进程。
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进入发展新时代,在以事业吸引人才的同时,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水平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础条件。从现实情况看,海南有一流的生态环境,但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比差距较大。为此,要以高水平开放,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若经过5-10年的努力,使海南的教育、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就有了重要基础和条件,海南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明显增强。
抓住14亿人的内需大市场。要立足短期、着眼中长期,要以特别之举有效应对疫情短期冲击,实现海南自贸港开局的新突破。为此,要紧紧依托14亿人的内需市场,释放海南资源效益。土地、热带农业、海洋、生态环境等是海南独特的宝贵资源。但总的看,海南的资源利用效益还比较低。2019年,海南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的GDP只等于广东的1/4,不足新加坡、香港2018年的0.45%、0.69%。若2025年,海南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达到广东2019年的50%,预计将带来超过1万亿元的资本需求。把潜在的巨大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增长动力,关键是制度创新。要按照“全岛一个大城市”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此外,把缓解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与中长期发展相结合,加大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投资力度。初步估计,若2025年海南全岛取消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250亿元以上;若2025年海南教育与医疗硬件设施接近国内发达地区水平,将新增投资规模800亿元左右。为此,要加大对海南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幅提升海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良好前景与资源价值潜力,面向全球发行公共卫生、医疗健康、教育、现代农业、“智慧海南”、“绿色海南”等领域的专项政府债券,用于基础领域投资与“新基建”项目建设。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原标题: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近日,由交通银行担任创设机构兼簿记管理人的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碧水源CP002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成功完成登记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