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陈雨露:顺势而为 充分发挥人民币全球公共物品功能

金融时报 2020-05-23 16:16 大字

金融时报客户端 图

金融时报客户端5月23日消息,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陈雨露表示,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金融时报》记者:过去一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雨露:近年来,人民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努力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涨的需求,逐步放开人民币跨境使用限制。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今年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2020年1-4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8.3亿元,同比继续增长38%。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人民币全球化指数(RGI)3月环比增长2.6%至2224,为该指数的连续第三个月攀升。

整体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2019年以来至2020年4月底,人民币跨境收支净流入2768亿元,总体保持平衡。受全球疫情爆发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3月人民币跨境收支出现阶段性净流出,4月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企稳已转为净流入。

二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逆势增长。其中,2020年1-4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同比增长11%,同期海关进出口同比下降4.9%。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间都已经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

三是证券投资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主要力量。2020年1-4月,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63%,占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近六成。

四是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不断优化。2019年以来先后推出一系列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政策安排。

五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清算行体系持续拓展,CIPS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

六是双边货币合作持续深化。2019年以来与澳、土、匈、苏、埃以及欧央行等新签或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不断消除境外人民币使用障碍。

《金融时报》记者:未来人民银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哪些计划?

陈雨露: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被正式赋予了全球公共物品属性。几年来,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强化,计价货币功能也有所突破。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一是结合当前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安排,探索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切实发挥人民币跨境使用帮助企业节约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二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发挥好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公共物品功能。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积极吸引中长期被动型投资者入市。同时,发挥好人民币作为SDR篮子货币等国际储备货币功能,满足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民币流动性需求。

三是推动重点区域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研究推动本外币合一资金池试点,支持上海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海南自贸港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格局。

四是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促进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

五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原题为《独家 | 陈雨露:顺势而为,充分发挥人民币全球公共物品功能》)(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供应链经历严峻考验 世界经济酝酿“五大变局”

《经济参考报》22日发表傅云威撰写的文章《世界经济酝酿“五大变局”》。文章如下: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如同“黑天鹅”,遮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