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评级巨头入华二十年后开启“单干”模式,会激起行业“鲶鱼效应”吗?
记者| 苗艺伟
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进场的加速,外资评级机构正式在国内开启“单干”模式。
继标普之后,同为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设立的独资公司也于5月14日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
中国市场普遍期待外资评级机构为中国信用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 ,改善中国信用评级环境。获得独立身份后的外资评级机构能否就此大展身手?又将对本土评级机构带来多大冲击或影响?
金融开放东风下终获独立身份
5月14日,央行正式公告,对美国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司——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在此一年之前,2019年1月28日,央行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
至此,来自美国的两家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都已获得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三大评级机构中,仅剩下穆迪的独资公司尚未正式获得批准。
对上述央行公告,惠誉亚太区业务管理主管李广聪表示,“中国是惠誉评级的核心增长市场,惠誉博华是我们在亚太地区进行的战略投资,将大大加强惠誉评级在亚太地区的业务。” 惠誉官方网站也显示,目前,公司将继续增加员工,惠誉博华公司由分析师、业务开发和支持人员组成的团队已经就位。
中国评级市场正式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始于2017年。
伴随债券通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制度的推进,当年7月,央行首次对境外评级机构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进行了规范,对于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及分层分类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境内外评级机构可以依据规定向交易商协会就拟开展的债券评级业务类别申请注册,按照接受注册的债券评级业务类别开展信用评级活动。
两年后的2019年7月,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中,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明确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信用债市场。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但与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是,国内的评级机构中证鹏元、上海新世纪、中诚信证评、联合评级、大公资信、东方金诚、远东资信等9家机构依然缺乏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当的市场影响力与公信力,存在评级虚高、体制发展不成熟等诸多问题。
以大公资信为例,2018年8月,大公资信被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开出两大罚单,并遭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和证券评级业务一年。
此次,大公资信被罚原因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二是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三是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四是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能否激起“鲶鱼效应”?在标普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中国市场普遍期待外资评级机构为中国信用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 ,改善中国信用评级环境。
但一位熟悉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目前来看,标普进入中国,对国内的评级机构尚未造成冲击,在债券发行层面,也未感觉到标普标准所带来的任何变化,这是因为国内的投资方外资评级的评级认可度不高,而且,外资评级机构基本上局限在美元债领域。”
惠誉也把离岸市场债券作为市场拓展的重点。惠誉博华总裁陈东明在2019年一场财经论坛上公开表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去发行债券,而惠誉评级也聚焦于此,目前惠誉评级在中资企业离岸债券评级市场的份额达60%,在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是最高的。
由于国内评级公司发债的大企业已经与国内评级机构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投资者也比较习惯国内的评级模式,外资机构的评级逻辑等各方面还有待长期适应。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些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尽管业务开展更便利,但目前对国内整体影响有限。但在具体评级方面,由于国内经济与欧美存在差异,国内主要以国内评级机构为主,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辅助。随着国内加快推进金融业开放,美国评级机构获批金融中国市场,其未来业务范围将不断扩大,将与我国评级机构展开全面竞争。”
作为美元债机构投资者,天宝华投资(北京)副总裁于宝山对记者表示,美国评级机构的风控系统模型、研发能力、处理能力、调研能力,都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国际市场对这些评级机构认可度相当高,随着时间推移,本地机构如果只关心维护现有客户关系,而不敢于与美国评级机构竞争,本土机构的客源优势将不能持续。
在他看来,中国本地评级机构应主动学习美国评级机构的经验、规范化操作等,也要反思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所犯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属于中国的信用评级人才,提高本土评级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三大评级巨头入华之路不平坦外资评级机构在中国试水超过20年。在正式获得独资牌照之前,海外评级机构已经通过参股、战略合作等方式进入到国内市场。穆迪与中诚信、惠誉与联合资信都先后成立合资公司,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达成技术服务合作。
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资信评估巨头是惠誉国际(Fitch)。1998年9月,经过了近五年的谈判,惠誉国际(Fitch)首先宣布在中国合资,合作对象就是中国信用评级业里的老大——中诚信信用管理公司。中诚信国际是其于1999年将评级业务分拆出来成立的公司。当时,公司股份结构为惠誉30%、国际金融公司(IFC)15%、中诚信45%、中华工商时报10%。此后,2003年,中诚信管理层一系列变故后,惠誉出清了所持中诚信的所有股份。
四年之后,惠誉在2007年入股联合资信,并持有49%股份,直到11年后的2018年1月,惠誉才表示,已将所持在华合资公司联合资信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与在华合作方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长达11年的合作关系宣告结束,此后,惠誉主动寻求在中国独立运营并在2020年5月获得央行批准。
穆迪则在2006年从中诚信手中收购了中诚信国际49%股权。2017年,中诚信国际进行了增资,中诚信所占股份增加至70%,穆迪中国(BVI)占比30%,二者合作至今。
在合资评级机构在华分分合合的公司历史中,中外资股东可谓矛盾重重。
“我们实际是同床异梦。”2006年,中诚信前董事长毛振华这样评价与穆迪的合资协议,“他们要独资,我希望做中国的民族品牌。”他坦承,中诚信跟穆迪的合资,本意在于“以市场换技术”,并不愿将公司控股权卖与外方,但穆迪显然不满足于此。
早在2006年,在穆迪与中诚信的谈判中,穆迪即已表示,评级公司都是品牌业务,希望将来做自己的业务,但是不介意用十几年的时间通过合资真正把握中国市场。
如今,在超过十年的合资公司试水后,标普、惠誉都如愿以偿在中国以独立身份开展业务,“在中国市场,考虑到疫情影响等因素,实际上,标普在中国市场的实际工作还不满一年,目前来看,标普入华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标普作为国际评级机构的代表,成为展示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未来,评级机构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如何,现在依然很难判断。” 于宝山表示。
新闻推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