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疫情之下信用卡逾期率攀升,宽限人群如何识别?银行“叫苦”贷后风险管控

界面新闻 2020-03-06 10:48 大字

记者 | 张晓琪

编辑 |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信用卡行业正普遍面临逾期贷款上升的重压。

“近段时间信用卡逾期M1(即逾期1个月)阶段的客户非常多。”某股份行信用卡贷后风控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们催收工作由银行‘内催’团队和外部机构共同完成, ‘内催’ 最近忙不过来,分了很多案子给委外。”

某大型股份制银行信用卡负责人也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该行逾期客户数量上升明显,以重点疫区和旅游、餐饮、交通业客户为主,今年不良率很可能抬头。

一位信用卡资深人士分析道,疫情对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冲击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银行方面,银行网点暂停运营、部分城市限行封路、患者集中收治或隔离,可能会导致部分依赖网点经营的银行还款渠道受阻;二是对部分行业(餐饮、娱乐、线下零售等)造成明显冲击,部分客户收入减少、还款能力出现波动;三是催收人员难以按时复工、催收工作无法展开,影响逾期款项回收;四是导致新增消费暂时出现萎缩,致使消费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出现下降。

“总体来说,疫情对资产质量是有影响的,影响的大小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取决于疫情长短。但目前随着各地复产复工的有效开展,相信大家都会持续观察并采取相应举措,将影响降到最低。”该资深人士表示。

逾期贷款规模的不断攀升,其风险管控令从业者倍感棘手。

央行等五部委2月联合发文要求,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征信上予以宽限。银行纷纷针对上述人群推出延期还款、减免相关利息费用等措施。

不过,银行在判断哪些人群可以纳入宽限范围上纷纷叫难。在他们看来,一线防控人员和患者的身份相对好认定,但“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客户很难识别。

“银行有心帮扶困难客户,但至今缺乏有效手段识别哪些客户真正因为疫情失去收入来源。还有大批恶意拖欠信用卡的‘黑产’涌进来,提出延期、减免利息等要求,大大增加我们识别上的难度,挤占了真正有延期合理性的客户需求。”上述信用卡中心负责人直言。

某股份行零售风控人士表达了类似观点:该行小企业主逾期情况比较明显,按监管要求,这部分受疫情影响无法展业的企业主应属于宽限人群。但浑水摸鱼者众,身份认定上陷入难题。

“我们正想办法怎么做这部分客户的风险管控工作,要考虑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监管要求和控制资产质量,确实很棘手。”他坦言。

特殊时期针对非宽限人群的催收工作亦受到极大影响。

“催收人员没复工,疫情下也不适合采取相对激烈的催收手段。现阶段主要通过电话、短信、邮件方式提醒客户还款,我们还一直强调话术要温和,逾期款项回收情况会受影响。”该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

此前有多位用户在投诉平台反映,信用卡正常还款之后未被提示,额度直接被大幅调降,引来市场对银行疫情期间通过降额进行风控管控的猜测。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确实有不少银行针对预警的客户采取下调额度或限制交易,以控制并降低高风险客户占比,但并非突然为之。

有股份行零售风控条线负责人表示,该行过去两年一直在提高发卡准入门槛以防范共债风险,今年仍是如此,并非因为疫情而突然收紧。

“2018年开始我们就给特定客户降额,现在属于政策性的延续。从贷后催收、管控来看,这几个月银行风控反而相对宽松。”不止一位银行人士向界面新闻表达了类似观点。

新闻推荐

央行支付系统处理抗疫有关业务700余万笔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吴雨)记者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资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