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为让队员有家的感觉 领队为每个人单过生日

澎湃新闻 2020-03-04 20:05 大字

【编者按】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

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坚守在临床第一线。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守卫人民健康。

从1月26日起,澎湃新闻浦江头条栏目推出《医护日记》,记录那些在临床一线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医护人员。

3月3日,支援湖北第三十九天,武汉,阴。

今天查房班。自从上次白班(上班时间为10小时)进隔离病房浑身湿透、因为无法换洗而“捂干”的经历后,我就在我们小组提出:可否查房班医生进隔离病房,白班医生留守外面。这样查好房就可以回酒店清洗。

没想到一提出这建议,全组医生都同意了。我们小组的六个医生来自上海六个不同的医院,但是一个多月的合作,我们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团队,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醒,默契配合,团结友爱。

今天周教授要进隔离病房查房。只要我们组有危重病人,周教授都要进去查房,而重病房,怎么可能没有重病人呢?任何时候,他总是勇挑重担。

今天查房需要带个记者跟拍。我们的记者同志被周教授安排给了今天的院感老师,指导他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带第一层手套......我在边上,时不时也指导一下,哈哈,周教授穿防护服的速度我插翅也赶不上,但是记者同志就是一个穿防护服的“菜鸟”。当然,有可能我在周教授眼里也是菜鸟啦。

三个人全副武装后一起进入了隔离病房。跟着周教授查房,总是感觉到人文关怀的力量。在他眼里,病人先是人,其次才是他的病:他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

一个从其他病区转来的重症病人,需要高流量吸氧,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病情以及紧张使得他的呼吸和心率都很快。周教授详细询问他的情况,既往没有肺部基础疾病,但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做了体检,安慰了他,告诉他目前的肺部情况是合并了细菌感染,我们会用药物控制病情,让病人放心。

接下来一位病人是个88岁老先生,周教授查下来觉得病人之前把胃管自行拔掉了,但现在靠护士喂食少量流质,一个容易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另一个营养不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还是需要给病人插根胃管,让护士先给他准备胃管,等会他来插。其实我心里在说,这么简单的活,怎么能麻烦这么德高望重的教授啊,我来就行,可是,我是周教授的兵,得听指挥啊。

接下来的患者需要拆第一次气胸的缝线,周教授又是亲自动手……唉,周教授把活都干完了,为了刷一下我的存在感,趁周教授认真拆线的时候,我只能再次对病人进行了戒烟宣教和增肥要求(对他来说,太瘦容易气胸),吸引病人的注意力。看样子我要把戒烟宣教在隔离病房进行到底了。

查完房,周教授回到准备插胃管的老先生那里,一丝不苟地插好胃管。

查完我们组的病人,周教授又去看了第二组的一个病人,我们队目前最重的一个病人,在病人床前就病人的情况和二组的熊教授讨论一下。

查琼芳(左)与医疗队的周新(左二)、李晓宁(右二)、熊维宁(右一)一起合影。本文图片均为查琼芳 供图

最后,记者同志拍摄了一组护士们的工作照。画面中认真工作的她们,真美!我一扭头看到记者别扭地半蹲着,不断地抓拍着。大家都知道我们医护人员的艰辛,又有谁看到记者们的艰辛。

我们看到的隔离病房的故事,都是记者同志们冒着各种风险拍摄的。觉得不是医者的他们,进隔离病房就是一种伟大!

出隔离病房,指导记者脱防护服的任务就交给我和里面的一个护士了,还有相机的紫外线消毒,用消毒湿巾纸擦拭。每一步,都来不得一点马虎!

下午,群里呼唤又有爱心投食了,这回是阿里巴巴的爱心投食,是“一点点”的奶茶和必胜客的鸡翅,投喂的盒子上写着:医之大者,亦士亦侠。小伙伴们边啃着鸡翅,边喝着奶茶说:以后双十一继续买买买。

阿里巴巴的爱心投食,是“一点点”的奶茶和必胜客的鸡翅。 

晚餐后,在酒店门口走动消食,无意间看见郑队和周教授拎了个蛋糕,估计是要去万豪酒店送上某同志的生日祝福。

曾经有人提出,把同一个月生日的同志放在一天一起过,可是,领队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有家的感觉,都有被重视的感觉,决定还是每个人单过生日。这样他们自己就要辛苦些,来回一次次奔波于两个酒店间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线下业务停滞、逾期率狂飙,兴业消费金融正面临大考

记者|胡颖君一场疫情让消费金融行业瞬间进入寒冬: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大幅下滑,线下消费被摁下暂停键,放贷额和还款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