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体系:平安顽疾断崖式下降
2018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探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历时近1年,打造形成“党建领和、社会协和、专业维和、智慧促和、法治守和、文化育和”的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为省会城市,杭州有基础、有能力也有责任率先探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杭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仲灿说,2019年以来,杭州火灾发生、交通事故、刑事案件数等各类平安顽疾均呈断崖式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则上升至97.19%。
全力构建“六和塔”工作体系
随着城区面积倍增、人口加速向城区集中、县域经济加速向都市经济转型,杭州也遇到诸多“烦恼”。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张仲灿介绍,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党建统领”是塔尖,举旗定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是塔身,支撑全塔;“三治融合”、文化引领是塔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具体来说,就是市级抓统筹主导、区县抓组织落实、乡村抓执行到位,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统筹谋划、共建共治、防控处置、数字治理、依法善治、舆论引导等六大功能。
“党建领和”是龙头工程。金都华庭小区曾因管理混乱而居民怨言满腹。杭州市将党建引领业委会和物业企业纳入市域治理整体框架。在新组建后的业委会带领下,目前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发挥县级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杭州全面推进县级综治中心建设,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性服务平台,初步实现政法综治为民服务和调处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余杭区“信访超市”新建18个接待窗口、16个接待功能室,法院、司法等20多个部门200多名工作人员联合入驻,集成式解决矛盾,带来越级上访、诉讼案件数量明显下降。2019年11月26日,浙江省在余杭区召开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委书记车俊到场讲话,号召全省学习推广“余杭经验”。
全力凝聚体制机制优秀力量
杭州在实施“法治守和”工程中,通过统一治理力量、整合调配资源、善用立法权限,把市一级在市域治理中的主体主导地位做实,以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提升依法善治能力。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跃敏介绍,聚焦社会发展、民生保障与环境保护,杭州2019年制定了《杭州市钱塘江流域保护与发展条例》《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修订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从杭州互联网法院到“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2.0版,从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到杭州互联网仲裁院,杭州以法治思维创新方式,实现了互联网审判、公证、仲裁等领域规则体系从基本空白到逐步建立的突破,浓墨重彩书写了独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杭州篇章”。
人民群众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依靠。杭州坚持“社会协和”,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几年涌现的“武林大妈”“运河平安管家”等社会组织,有力提升了共建共治能力。
浙江省第一个微法庭诞生在杭州市临安区。微法庭设在村委会,设置了移动微法院、ODR和网上立案平台的代办点,村民不出村就能完成自主立案、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申请司法确认等全流程诉讼服务,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像这样的微法庭杭州已建成160余家。
全力强化智能支撑驱动创新
杭州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医调、交调、物调等近200个行业调解组织,每年化解矛盾纠纷6万余件。
江干公安把“在线警务”作为护卫平安一大利器,通过“大脑+手脚”模式,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从被动出警向主动预警转变。
杭州实施“智慧促和”工程,强化智能科技支撑,依托“雪亮工程+城市大脑”,集成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驱动治理能力创新。
目前,杭州市级“雪亮工程”平台已联网整合公安、水利等部门的17万余路视频图像,基本形成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体系,并统一地址库建设,让每栋房屋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为推进巿域精细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拥堵与停车难一直是市民出行和城市建设中的痛点,“雪亮工程”全天候24小时自动巡检,使交通运行效率提升15%,特种车辆优先通行效率提升50%,城市拥堵指数从全国第3名降到第30名。
杭州公安机关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建院室,全面布局建设“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推进建成智安小区584个,实现了发案数持续大幅下降。
据《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1月13日,福建地产商福晟集团正式宣布了和世茂集团的合作。据了解,两家公司将联合东方资产成立一个新的地产运作平台,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