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媒体:冲击“两万亿俱乐部” 武汉还要靠什么?
前些天,武汉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谋划布局可支撑未来3年到7年、实现5000亿元到10000亿元经济增量的领域,研究推出重要举措,到2021年进入经济总量“2万亿元俱乐部”。
武汉的GDP总量,6年前首破万亿元,进入我国大城市“万亿俱乐部”。2018年总量将近1.5万亿元,2019年预计会进一步增长。岁末年初,这座城市自我追问的是,以现有的边际增长潜力,武汉能不能更快进入两万亿俱乐部?除了传统优势,还有哪些领域可以挖潜出新,成为高质量增长点?或者更直白一点问,要更快更好“实力进阶”,武汉还得靠什么?
近段时间,武汉市的深入调查与思考,带来许多启发。
信息技术产业有望最先达到5000亿元能级,必须突破性发展
GDP总量一年超过2万亿元,是什么概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有16个城市GDP总量破万亿,其中北京、上海突破3万亿元,广州、深圳、重庆均超2万亿。
2014年,武汉GDP首次迈出万亿大关。2019年前三季度,武汉实现11528.4亿元的GDP总量,提前跻身2019年“万亿俱乐部”名单。
我们不唯“GDP”,但科学全面分析GDP规模和增速,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一个直观判断。对标先进城市,武汉在全国的坐标清晰可见。
市委市政府分析认为,要想进入经济总量2万亿元俱乐部,武汉必须要有5000亿元以上量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核心支撑。而当前,汽车、装备制造等现有支柱产业,离5000亿差距还不小。
“这是我们谋划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武汉市主要领导提出解题路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领域,谋划布局更多引领性项目,推进集群发展,尽快打造1个到2个5000亿级新兴支柱产业。
综合分析后武汉市认为,当前,信息技术产业最有希望率先达到5000亿元能级,必须突破性发展。市领导要求,加快产业项目建设速度,既看规模,更看效率,不断放大投资乘数效应。同时,持续高质量招商引资。
新年第一天,光谷传来好消息:投资350亿元的华星光电T4项目实现量产,武汉成全国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而此前不久,武汉举办了一个“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签约1300亿元45个大项目,所涉的都是尖端信息产业。
先进城市多由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武汉还需快马加鞭
继续从先进城市经济数据中看“门道”,一个共同特点显而易见: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明显。
例如北京,2018年实现GDP过3万亿元时,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上海,2017年全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比69%。而在武汉,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54.6%。
差距就是潜力,武汉市委市政府早有意识。2019年的多次会议和调研中,市委主要领导不断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武汉未来的重要意义:拉动经济、带动就业、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历史机遇。
此次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武汉市更是将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升至全市战略,明确提出“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目标到“十四五”末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倍增发展。会上要求,中心城区、功能区要把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提出“倍增”思路,武汉不是第一次。8年前,作为传统工业强市的武汉,曾提出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由此,武汉工业总产值呈现出了“跑步前进”态势,一大批“新武汉造”在过程中涌现。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武汉服务业增加值有望超过万亿元。浙江商会总会会长马云也作出类似判断,上月召开的楚商大会上,他认为,杭州、武汉很有可能是未来数字一线城市。此前,武汉已作为“华中首座新零售之城”被看好。
营商环境是万世之基,要让更多“小米传奇”在武汉开花结果
新鲜出炉的“2019年武汉十大企业新闻”,“小米武汉总部开园”入选。
从动工到竣工,小米武汉总部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不同场合坦承,他们在光谷创下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广大干部讲述“小米速度”的成功经验,重申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小米速度”决不能成为个例,要总结经验,让每个企业都享受VIP待遇——拿地即可开工、拎包即可入驻。
当前武汉市场主体已经突破125万家,小微企业占比超九成。如何真正服务好这些市场主体?市委主要领导指出:不看榜单、不看排名,“反对一切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看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老大难”的问题,市领导分析后认为,这个“难”,在于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互信程度不高。
近期调研和会议中,市委主要领导开出“药方”:推进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产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挥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作用,利用大数据信用评级为全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融资服务。
近日,“汉融通”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期间,有227家支行在线受理企业的融资申请,198户企业入驻。武汉市打算,未来两年新增小微企业融资额1000亿元以上,力争每年支持10000家以上小微企业。
(原题为《冲击“两万亿俱乐部”,武汉还要靠什么?》)(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披露的数据,2019年全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交金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