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世界之问

绵阳日报 2019-12-30 07:07 大字

21世纪第三个十年即将开启。

新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今日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趋势更趋明显,重重变乱交织,挑战机遇并存。

面对日益增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未来将做何抉择?开放还是封闭?互斥还是互信?合作还是对抗?共赢还是独占?十年交替之钟敲响之际,“世界之问”,回响耳畔。

2020国际风云“气象预报”

世界是阴是晴?

天有阴晴,人尝冷暖。回首2019,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展望2020,世界又将经历哪些风霜雨雪的洗礼,迎来哪些雨过天晴的希望?

英国“脱欧”:雾霾减轻

2020年,英国“脱欧”道路上弥漫了数年的雾霾有望暂时减轻。首相约翰逊带领保守党在议会下院选举中大胜后,英国议会下院已原则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这增加了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的概率。

根据目前的“脱欧”协议安排,英欧在正式“离婚”后将开启“后脱欧”时代经贸关系谈判,这可能引发新一轮旷日持久的博弈。

英国议会原则通过的相关法案明确禁止政府延长“脱欧”过渡期,这意味着英国和欧盟必须在明年年底前完成经贸关系谈判。而在欧盟看来,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与英方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议是不可能的。若双方届时无法达成协议,或将出现无序“脱欧”局面,对英国社会的冲击恐将是“沙尘暴”级别的。

美国大选:持续高温

下届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20年11月举行。在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案催化下,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民主、共和两党矛盾激化,预计明年选战将持续高温。

美国国会众议院近日通过弹劾案,参议院预计于2020年1月审理该案。在共和党占据参议院多数议席的情况下,弹劾案遭否决几无悬念。

尽管被弹劾下台可能性甚微,但特朗普选情会否受重大影响?民主党选民的热情会否被弹劾案激发出来,从而提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斗争白热化的两党会否在弹劾案之外开辟新战场?投票日之前,未知数仍然很多。

俄西关系:升温乏力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与西方间冷冰冰的关系已延续5年多,预计2020年依旧升温乏力,不过也还有偶现暖意的机会。

俄美在多个领域的矛盾如坚冰难融。美国最近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决定继续制裁俄罗斯。2020年也是俄美间残存的唯一军控条约到期前的关键一年,美方对俄方提出的延期提议尚无回应。在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上,俄美分歧仍难以化解。

近日,俄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愿推动俄与欧洲关系正常化。然而乌克兰问题仍是俄欧恢复关系的重大障碍。如果2020年的四国首脑会议能够为推动乌克兰危机解决找到突破口,或许有望为俄欧关系改善带来一丝暖意。

半岛局势:风云莫测

从2月底朝美河内峰会,到6月底两国领导人板门店再聚,再到10月份双方在瑞典的工作会谈不欢而散,最后到年底朝美互放狠话,2019年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令人眼花缭乱。

从目前情况看,来年的半岛局势仍将阴晴不定。朝鲜希望通过谈判早日摆脱制裁,致力于发展经济。美国虽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朝核问题,但更多是口惠而实不至。再加上美国明年进入大选年,白宫外交服务于内政的特点将更突出,这或使半岛局势更加难以捉摸。

伊核问题:阴云密布

今年5月起,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以回应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展望2020年,美国对伊制裁的强度、伊朗重启核活动的速度、欧洲斡旋的力度等因素都将影响伊核问题走向,预计阴云难以消散。

在国内面临总统选举的背景下,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较小,很可能继续对伊朗“极限施压”。伊朗经济因遭制裁而承受重压,但短期内尚不至于崩盘。在手握重启核进程、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战略底牌的情况下,伊朗不会轻易认输。

全球贸易:东方渐暖

2019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受到冲击。美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采取单边主义行动,让全球贸易整体受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测,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大概率将遭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或导致需求进一步收缩,从而加剧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已于今年11月初总体结束,中日韩三国积极推动2020年如期签署RCEP。这将为亚太区域经贸发展注入强心剂,也将给遭遇逆流的全球贸易带来一股暖流。

数字货币:雷声阵阵

今年,脸书公司提出“Libra”概念,在国际上掀起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热潮。全球多家央行已公布各自数字货币的研发进展。法国央行将从2020年开始试验一种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央行数字货币;欧洲央行官员说,该行数字货币研发已进入技术层面;国际清算银行计划推出一种供银行间批发业务使用的央行数字货币;中国央行也在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央行数字货币”的阵阵雷声,预示全球货币体系的变革趋向。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直言,如果能通过全球央行的数字货币网络创建一种全球数字货币,就可能“削弱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权”。

人工智能:阴晴未卜

2019年,人工智能研究取得新进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与脸书公司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Pluribus在六人桌德州扑克比赛中击败多名世界顶尖选手。这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在围棋二人游戏中战胜人类,在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多人战略游戏中同样能够胜出。

2020年,随着5G技术大规模投入商业应用,人工智能将获得更多数据支撑,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但这也对相关伦理与规则的制定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大国在人工智能军事用途方面的激烈竞争能否得到有效管控,将关系到这一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更多福祉还是更多伤害。

新世纪新十年

世界往何处去?

问发展经济全球化往何处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时代语境。从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到英国“脱欧”困境,从法国“黄马甲”运动到智利骚乱,从意大利“黑色星期五”大罢工到黎巴嫩游行示威……经济民生问题催生焦虑,煽动动荡,撕裂社会,干扰发展。

世界经济的下行周期还会延续多久?全球经济结构性低迷如何改观?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汹涌到哪里?逆全球化思潮还会怎样蔓延?全球多边机制该如何改进升级?经济全球化又该何去何从?

洞悉未来,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寻找线索。世界经济走向互联互通,商品流、信息流、资本流冲破疆域再造世界版图,是时代大势,非一国、一地之力所能阻挡。逆转全球化、回归自我封闭的孤岛,无异让江河倒流,逆势而动的行为必将失败。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如此论断。

寒流、暗流、逆流动摇不了主流,全球化进化的动力依然存在。2019年,从5G商用,到数字经济,再到量子计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全球利益更加交融。未来,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将加快经济全球化新旧动能转换。

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正在为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积极倡导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到成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基于合作共赢理念,中国致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问和平世界会比过去更安全吗?

新世纪以来,政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但个别国家表现出不适应,谋求绝对安全和维持霸权的单边行为更具进攻性,造成全球战略失衡加剧,世界和平面临新的赤字。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加剧“失控的军备竞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变本加厉。一些国家用编造的理由侵犯他国主权;“颜色革命”更让不少国家陷入持续动荡;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人道灾难持续冲击世界……

世界能否摆脱走向对抗的危险?各方能否重建对话重塑互信?中东非洲拉美多个动荡区域如何实现稳定?能否有效管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众多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在各种力量交锋激荡下,世界和平之舟前途何在?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新世纪新十年,世界呼唤引领时代前行的思想、破解风险挑战的良方。“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蕴含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方向。

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马丁·雅克如是说。

问治理人类命运大船驶向何方?

2019年12月11日,世贸组织的上诉机构被迫陷入首次“停摆”。3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因各方分歧严重未能就核心议题达成共识。前者反映出全球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后者折射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时国际社会的无力感。

未来全球治理该如何完善与协调?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威胁如何在全球治理框架下多边解决?如何防范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进一步失序与失效?完善全球治理,究竟路在何方?

从“单方主宰”转向“协同共治”,或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正确路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实践层面提出彰显命运与共人类情怀的“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六年多发展,“一带一路”为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认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纲领的全球治理体系,展现了对中国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给国际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带来了新动力。

人类如此创新

世界将会怎样?

这张照片堪称“最火”,吸引全球目光,凝结人类合力;

这种粒子重要而神秘,科学家苦寻半个世纪,终在世界最大实验室现身;这份邀约来自中国,以星辰大海为共同目标,被联合国称为“伟大范例”……

近年来人类科技大成果、大事件,无不彰显出全球性愈发突出、国际合作更加广泛深入的特点。科技全球化,是人类共同面对、携手解决全球问题的内在需要,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张“全球拍”的照片

这无疑是2019年“最火”的一张照片:4月,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问世,强势占据全球各大媒体头条,“甜甜圈”“蜂窝煤”等演绎版也火遍社交网络。

尽管“有点糊”,但这张照片有足够理由令全球瞩目。它给出了黑洞存在的最直接证据,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有助于探索宇宙形成之谜,被学界誉为“非凡的科研成果”,天文学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重大成果的背后,是全球超过200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2017年4月,从美国夏威夷到智利、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南极的多个射电望远镜在同一时刻对准同一黑洞拍照,又由多国科研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数据处理及理论分析后“冲洗”出来。

完成“上一代人不可能做到”的壮举,给黑洞拍照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海诺·法尔克道出成功因素:先进科学设备固然重要,全球合作更为关键。

事实上,近年来全球重大科研成果背后,都离不开广泛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全球性大科学工程解决特定大科学问题作用显著。

一种全人类寻找了半个世纪的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物质的质量之源,由于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被称为“上帝粒子”。2012年,这种粒子在被预言半世纪后终得实验确认,该成果当选美国《科学》杂志当年度最大科学突破。

时任《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在社论中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既是人类智慧的胜利,也是全球数千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数十年辛勤工作的顶峰”。

这一成果,让世界最大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更加广为人知。这里有方圆几十公里的园区,横跨法国和瑞士两国的地下隧道;更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数千名科研人员,俨然一个科学“地球村”。

通过这种小小粒子的发现,人们得以窥见如今科研机构的全球化达到何等程度。探索自然规律、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问题、研发新药物新疗法……全球化的科学问题,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科研机构。

广泛合作、紧密连接,科学研究如此,技术创新亦然。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当今的创新格局在全球范围内紧密关联,面对共同的全球挑战,各经济体必须在追求创新方面保持开放。

一份“史无前例”的邀约

今年6月,17个国家的9个科学项目得到确认,将能够进入太空开展实验。实验地点,是中国空间站。

这些国家中,有波兰、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空间探索领域的许多“新面孔”,而这还只是首批项目,未来这份名单会越来越长……

这一切,源于一份真诚邀约:去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世界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中国愿意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说,联合国此前与其他一些太空机构有过类似合作,但没有任何一项协议的包容程度能与此相比,中国开放空间站是一个“伟大范例”。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前会长马丁·巴斯托也评论道:“这史无前例,令人激动,将给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太空的国家提供机会。”

高擎全球化大旗,坚持开放合作,是中国在包括航天在内所有科技领域的一贯立场。

“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今年10月底在中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此为主题,也传递出中国以科技创新破解全球性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中国领导人指出,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科学研究,密切科研协作,推动科技进步,应对时代挑战。(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正式上市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董瑞丰)我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29日正式在国内上市。药物研发团队表示,拟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