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美丽”基因
朱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好“六个关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激活“美丽”基因,夯实绿水青山底色,做亮经济发展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本色,提升品质生活成色。
把握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培养“领头雁”,布局“自治网”,调好“发动机”,以党建引领和带动产业链、治理链、服务链,以党组织的“一马当先”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万马奔腾”。尊重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引导群众从我做起,从自家房前屋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拓展筹资渠道,引进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和群众自有资金参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形成“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把握好“一张蓝图”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彰显地域特色。坚持“三生”融合、城乡融合、“多规融合”,统分结合好规划“龙头”,让美丽乡村有产业、有故事、有乡愁、有品位、有回忆、有愿景。统筹考虑镇村发展现状、村庄分布、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尊重差异,因地制宜,做到“一镇一品、一村一景”,杜绝“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现象。落实农村建房带图带方案审批、“五到场”和竣工验收等制度,强化规划执行刚性。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行示范引领、梯度推进、滚动开发的建设模式,区分中心村、重点村和一般村等不同层次和类型,成熟一个打造一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把握好点上“盆景”与面上“风景”的关系,提升人居环境。坚持水陆空并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全域构建“美丽城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园(厂)区+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德家园”美美与共、互促共荣的发展格局,实现从“一处美”向“全域美”的华丽升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需求,加速推进设施升级、服务升级,优化制度供给、政策供给。高标准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厕所革命”等工作,提升城乡教育、医疗、社保等普惠性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三农”。
把握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发展美丽经济。以经营生态的理念,推进生态品牌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体育运动、农耕体验等整合联动,盘活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资源,创新项目投融资渠道,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变美丽环境为富民强村的“聚宝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内优存量与外引增量“两手抓”,充分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解决农民群众“腰包鼓”和村集体经济“造血强”问题,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把握好“硬件塑形”与“软件铸魂”的关系,丰富人文内涵。在加强硬件设施配套、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坚持“考古前置、价值传递、保护第一,以文化兴业态”,推动历史文脉的现代重构,让文化“站起来”“活起来”。对于历史古建筑,坚持以绣花方式“微改造”,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貌、格局和肌理,力求活态重现。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吃、住、游、购、娱,推动非遗、旅游、民俗、美食、商品、农庄(民宿)等资源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带动农民致富,集聚人气财气。坚持以文化人、以德化人、以礼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把握好建设乡村与经营乡村的关系,长效巩固提升。坚持整治不停步,持续加强环境卫生、垃圾分类、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村庄长效营护的标准和水平。坚持“三治”融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升级智能巡防,营造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生态。推广“最多反映一次”的创新做法,发挥“街长制”“民间劝导员制”等作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推动美丽乡村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蝶变。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三班学员〕
新闻推荐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预测,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仅超高清视频用户数也将达到2亿。为促进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