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五问五答:浮动费率基金究竟是不是收智商税?

界面新闻 2019-11-27 08:49 大字

记者 黄慧玲

11月28日,首批新式浮动费率基金开卖。

与此同时,围绕浮动费率基金的争议不断,有的认为它与基民利益实现了捆绑,有的认为基金公司又在开征智商税了。究竟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创新品种?

问题一:浮动费率设计能让基金业绩更好吗?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过往的浮动费率基金中找到答案。

这批浮动费率基金,全部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往的浮动费率基金,以中低风险偏好产品为主,权益类基金不多。权益类中的基金经理知名度都比较高,比如陈一峰的安信价值精选、王延飞的东方红产业升级,董承非的兴全新视野等等。

这些高知名度的基金经理旗下不止一只基金,对比来看,它们的浮动费率基金没有走出比兄弟产品更漂亮的净值曲线。以兴全新视野为例:

董承非旗下有两只基金,一只是兴全新视野,一只是兴全趋势投资。从上表可以看到,2015年到2018年,兴全新视野前期建仓谨慎,相对于兴全趋势投资走势更稳健,但后期两只基金走势几乎一模一样了。

其他基金经理旗下的产品也类似情况:实施了浮动费率的基金与不实施浮动费率的基金并没有太大的业绩差异。

那么,浮动费率基金的意义在哪里呢?

问题二:浮动费率基金能让基民更好地赚钱吗?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这一批基金的创新模式是有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说业绩没能更好,但却能让基民更好地赚钱呢?且看创新机制。

重新开闸的浮动费率基金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叫做“持有期”。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与封闭期混为一谈。实际上持有期针对的不是基金运作,它并不能用来稳定基金规模,而是针对持有人的最短持有时间,单纯用来约束基金持有人的“快闪”行为。

公募基金发展20余年,从基金业绩来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5%左右,但实际上基民的赚钱体验并没有那么好。原因或在于两点:一方面基金波动太大了,另一方面基民的换手率太高了。

这批发行的浮动费率基金,最短的持有期是一年,最长的是三年。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基金不暂停申购的话,你可以持续不断地买它,但是你每次申购的份额都必须在最短持有期满后才能赎回。

此次浮动费率的设计,理论上可以让基金管理人更重视回撤控制。关键在于“新高法”和“退出提取”机制。

退出提取的意思是,只有在基金赎回或转出时才会收取基民的业绩报酬。想要持续稳定地赚到额外报酬,要想办法让每一波上车的基民都赚到钱,并且不给投资者中途割肉下车的机会。也就是说,基金净值要不断创新高,并且尽可能减少波动,走出一条漂亮的向上曲线。

如果基民的行为模式是“高抛低吸”,一想到赎回时要缴纳超额部分20%的提成,难免肉痛一下,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赎回,持有的时间自然拉长,换手率降低,长期回报更可观。

综上,持有期+新高法+退出提取的设计,相比以往的产品,可以说非常精巧了。

问题三:浮动费率基金收费比指数基金高那么多,是在收智商税吗?

指数基金爱好者认为,浮动费率基金在市场上涨时收高比例回报,下跌时管理费也比低廉的指数基金要高出许多,是在收取基民的智商税。

一个简单的常识是,要想评价一家川菜馆的好坏,不能拿粤菜来比较。同理,评价产品要在同类型中比较才有意义。此次浮动费率基金全部是偏股混合型,那么就应该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相比。

退一步来说,即使拿浮动费率基金与指数基金相比,也不能光看业绩。正如前述,基金赚钱与基民赚钱是两码事。

如果基民能够熟练运用指数基金做投资,并且严格执行投资纪律,那就不需要浮动费率基金了。但实际上这样理智而成熟的基民少之又少,更多的基民在“追涨杀跌”和“高抛低吸”中不断地被套。

从这个角度来说,浮动费率与热门的智能投顾等一样,致力于改善基民体验。与其说是“智商税”,不如说收取的是“智商服务费”。

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这笔“智商服务费”有没有偏贵?

问题四:报酬提成是否合理?

新一批基金的费率是这样规定的——固定管理费为每年0.8%,对于每笔基金份额年化收益超过8%的部分,按20%的比例提取业绩报酬。

在私募里,这样的费用并不算高。但在公募基金,这笔费用真不便宜。要知道,传统权益类基金的年管理费在1.5%左右。

那么,年化收益超过8%是怎么定的,这个标准难不难达到?

有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这次是统一规定的8%。“这可能是参考了券商大集合转公募的做法,0.6%的管理费,提取报酬的基准是6%。”

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从相关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与中证800指数)来看,过去六年,沪深300与中证800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8%上下,其中沪深300为9.12%,中证800略低,为7.91%。或许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将提取报酬的标准线设置为8%与此有关。

下面是过去六年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的年度平均收益:

从单年度来看,要达到8%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过去六年,仅两年亏损,四年正收益,最少收益也在15%左右。

假设一只浮动费率基金的业绩处于同类平均水平,以每个自然年度为一次申购赎回周期,它的报酬是怎样的?上表也一并列出了:亏损的时候收0.8%,最高的时候收8.59%。

这还不是最昂贵的收费。作为一只偏股型基金,如果年内收益翻番(这在好年份并不罕见),那么收取的报酬加管理费就达到18.4+0.8=19.2%。

目前市场主流模式仍为固定管理费基金,且业绩优秀者并不稀缺。在浮动费率基金能否带来更高收益还未知的情况下,基民是否有动力去选择这类基金?此类浮动费率基金是否应该设置提成上限?

问题五:这批浮动费率基金投资目标是什么?

这批基金和私募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私募追求绝对收益,而这批公募,虽然心向私募,但实际上还是看相对收益的。下面是它们的业绩比较基准:

两只对标沪深300,两只对标中证800指数,有些还加入了港股指数。光看产品,我们可以判断它是一个以相对收益为基准的基金。再看提成方法,又以绝对收益为标准。

一会儿相对收益,一会儿绝对收益,这矛盾看起来有点大。该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呢?

首批发行的浮动费率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的投资目标是这样写的:

华泰柏瑞景气回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控制基金的回撤水平,追求资产净值的长期稳健增值,为投资人提供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富国阿尔法:本基金将积极发挥选股优势,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控制基金的回撤水平,为基金份额持有人提供长期稳定和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华安汇智:本基金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国泰研究精选:本基金通过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挖掘企业内在价值,寻找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两家提到了“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两家提到了“控制回撤”,四家都提到了“控制风险”。

综上描述,我们是否可以将此次开闸发行的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投资目标理解为:风险是要控制的,但长期稳健增值更重要,并非单纯追求绝对收益。具体期待达到什么水平,还看大盘(沪深300和中证800)。

相关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说,“这个产品的导向肯定类似于私募,做绝对收益,所以有个绝对收益的标准。但产品基准又是相对收益,这就看你怎么在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之间去平衡了。”

相当的微妙。

传统的基金经理考核模式,主要看相对收益。下面是某公司的考核方法:

“收入分为两部分:固定薪酬+目标奖。目标奖挂钩考核结果,考核主要考核基金经理的相对排名、相对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和日常工作(领导打分),最终考核结果对应不同的奖金系数。基金经理从管理费收入中提成,前提为所管理产品的相对业绩排名处于同类基金的前1/3或者1/5。”

可以看出,传统方式主要还是对相对业绩的考核。未来,这批浮动费率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将迎来更难的业绩考核:既要考核相对排名,又要考核绝对收益。

从首批拟任基金经理履历来看,都有一定的投资管理经验,但管理的资产规模尚不算大,资历最浅的只当了一年基金经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如何看待浮动费率基金,取决于视角和参照物。不过,对于一项公募创新产品来说,各项参考指标仅做参考而已。摸着石头过河,最终靠效果说话。

引导基金经理们从相对排名的竞争转向对绝对收益的关注,更重视风控,关注基民盈利体验,让优秀的基金经理更受益。如果浮动费率基金能成功铺开,不失为基金管理人获得更多激励、公募基金留住优秀人才、基民改善盈利体验、长期资金流入股市的多赢之举。

希望这不只是美好的愿景。

新闻推荐

【图说】闲置?

几乎被人遗忘的街头公用电话亭现状如何?近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旅游者或居民比较集中的几条代表性街道发现,现存的公共电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