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营商环境超过部分欧盟国家水平 第二届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开幕;北京今年继续取消行政许可事项9项
昨日,第二届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第二届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开幕,与会者围绕对外开放、法治化建设以及政府监管和服务三大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并将聚焦营商环境未来改革方向举办商界和学术研讨会两场平行论坛。北京作为样本城市之一,得分提升至78.2分,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大幅提升和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京报讯第二届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昨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财政部、北京市政府、世界银行共同主办。今年的主题是“更好的营商环境,更有活力的中国和全球经济”,旨在搭建平台,交流经验,共同推进营商环境的改革。
本届研讨会将持续到今日,有来自世行营商环境政策咨询团队、英日俄等10余个国家的领导和专家、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和来自全国31个省市地区相关负责人共约450人参会。
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丁学东表示,中国近年来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市场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化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丁学东表示,中国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中国继续成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合作共赢的热土。“我们将与各方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理念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为全球营商环境贡献中国智慧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近年来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排名大幅上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优化国际和中国的营商环境,以全球最佳为导向,以开放促改革,打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营商环境。
“中国的营商环境将始终坚持向全球最佳水平看齐。”刘昆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为全球营商环境的共同改善,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亮点
“北京样本”助力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北京作为样本城市之一,得分提升至78.2分,超过部分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水平,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大幅提升和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会上表示,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改善了企业的发展制度环境,更带动了政府观念、行政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他表示,这一过程中,北京积累了不少“北京经验”。
“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殷勇表示,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微观事务的管理,2018年,北京市级审批事项由2298项减至1121项,今年继续取消了行政许可事项9项,下放17项。
殷勇认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是提高企业和市民的获得感。“据第三方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北京营商环境现状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正向评价合计占7成左右。”
北京市副市长王红表示,北京将继续扎实落实新一轮改革任务,对标国际前沿和国内最好水平,在推进“一网通办”、建设综合窗口、落实“四减一增”、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政务科技、推进法治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将新增两个“中国样本”
昨日,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杨少林表示,未来,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除中国已有的北京、上海两个样本城市之外,将新增两个样本城市参与评价。届时,中国将有4个样本城市参与世行的全球营商环境评价。
世界银行咨询专家、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Marcin)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中国新增的两个样本城市尚未确定,世界银行仍在与中国财政部进行商讨,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对外公布。
为什么要新增两个中国的样本城市呢?马钦解释道,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仅有北京和上海两个样本不足以代表中国营商环境的整体水平,所以世界银行就考虑在中国新增两个样本城市,让之后的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具代表性。
针对新增的两个样本城市的选择标准,马钦表示,依照世界银行的评价方法,城市的人口数量是考虑的重要标准,但在具体的选择上,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新增的两个样本城市,对北京有什么影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称,“城市之间即使有竞争压力,对推进工作来讲,也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压力’,鼓励我们互相学习进步、做得更好。”
■对话
北京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
北京营商环境实现“三级跳”
研讨会期间,多位嘉宾称赞北京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提升作出的重要贡献。就此,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请她介绍相关情况。
北京两年来出台395项改革政策
新京报:近年来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戴颖:近两年以来,北京市坚持锐意创新、聚焦短板弱项,推进了一系列的精准的改革措施,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2.0、3.0版系列改革政策,一共实施了395项政策。目前,围绕着企业开办、建筑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大力进行了审批制度的改革,共压减了349天的审批时间,压减了33个审批环节,为企业创业、办事、提高效率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京报:有哪些优化营商环境的“北京经验”值得分享?
戴颖:北京市近两年来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改革,其中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分享。最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建立起一整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协调推进机制,这种机制是非常有力、高效的。市领导亲自部署推进,北京市发改委等7个部门牵头、市级56个部门和16个区共同参与,形成了165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班子,这支专业队伍成为改革的骨干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了宏观和微观方面并行的深化改革举措,坚持了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宏观方面,市级层面出台了改革意见和计划,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时间表和施工图;在微观层面,先后出台了三个版本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并落实到了每一个具体的改革举措。这为下一步北京的改革去不断地拓展领域和深化,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方法和路径。
在我们看来,北京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是“一场系统的、深刻的自我革命”,对我们未来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营商环境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
新京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全国范围内有哪些新动向?
戴颖:世界银行对于营商环境的评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突破点,国家发改委牵头也在开展中国部分城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领域更广,要求更全面,这是未来工作的一大重点。
新京报:如何评价本次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的召开?
戴颖: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更好的营商环境,更有活力的中国和全球经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到北京,围绕着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沟通思想、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市区两级160人报名参会,非常踊跃。就北京而言,过去两年来,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经验,我们会在研讨会上与各界交流。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将对北京市今后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跨国公司等在京发展和准备来京企业投资的更好发展,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京报记者徐美慧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东京11月22日电日本人的生活离不开“中国制造”,从海尔洗衣机到华为手机,中国硬件品牌早就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如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