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上好佳“困局”薯片、虾片少人问津 港股上市能否自救?

山东商报 2019-11-19 09:39 大字

历城区某超市内的上好佳产品历城区某超市内的上好佳产品近日,伴随着上好佳(环球)有限公司(简称“上好佳”)递交IPO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而自2016年至今,上好佳在国内的各项业绩持续下降,在中国市场的比重逐年降低。

记者调查发现,上好佳在线上、线下的销售业绩均不理想。从招股书上看,如今上好佳还面临诸多问题,如重销售、轻研发、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坚持扩充产能等。现在看来,港股上市是否能让这家存在诸多问题的零食巨头重新辉煌,仍然是个未知数。文/图记者丁一凡

营收增长停滞

净利润缩水近三成

11月8日,上好佳递交IPO 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家曾于1993年由菲律宾企业在华投资的企业,早在2008年就有上市传闻,但如今才付诸实施。

上好佳主营业务为香脆休闲食品,市场分布在中国和越南。目前公司在中国和越南拥有14处生产基地,旗下产品包括香脆休闲食品126种、糖果53种、饮料32种、饼干(仅限越南地区)10种。

谈起上好佳,大概是不少80、90后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但如今看来,这家曾经的零食巨头却有些跑不动了。

数据显示,上好佳在中国地区的销量连年下滑,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8.72万吨、7.93万吨、7.15万吨,2019年上半年为3.61万吨。与此同时,其在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也呈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3.39亿美元、3.29亿美元、3.32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为1.64亿美元,同比下降2.02%。

其中,作为上好佳主要收入来源的香脆休闲食品,报告期内分别实现营收2.93亿美元、2.85亿美元、2.91亿美元、1.45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比例的61.7%、59.5%、59.1%和58.6%。

而在越南市场,报告期内上好佳分别实现营收1.37亿美元、1.5亿美元、1.59亿美元和8.33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收益比例的28.7%、31.3%、32.4%和33.7%。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上好佳中国市场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越南市场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

除了中国地区之外,上好佳整体业绩也呈现下滑趋势。

有资料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销量分别为14.29万吨、13.91万吨、13.76万吨、6.97万吨,连续下滑。

与此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5亿美元、4.79亿美元、4.91亿美元、2.47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890.5万美元、2296.3万美元、2011.7万美元、1456.3万美元。

由此看出,上好佳在营收增长几乎停滞的同时,净利润在2年内缩水已接近三成。

从外部环境上看,良品铺子等IP化的新型零食层出不穷,大肆抢占零食市场。而在香脆休闲食品领域,上好佳同样面临来自乐事(百事)、品客(宝洁)、可比克(达利食品)等厂商的挤压。

如今已然内忧外患的上好佳,是否还能靠港股上市成功翻盘?

线下销售惨淡线上销售已然掉队

“具体数目我也不清楚,但是买的人不是很多。”在省城济南历城区的一间超市内,超市柜员告诉记者,包括鲜虾片、田园薯片等在内的不少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上好佳产品销量并不好。

在超市内记者注意到,前来选购零食的消费者只有少数选购上好佳,更多的消费者还是选购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乐事等品牌的零食。

“小时候喜欢吃上好佳,长大后也买过,但总觉得似乎与儿时的味道不一样了。”在超市内选购商品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可选购的零食品牌更多了,口味也变得丰富了,所以在购买零食时,她还是选购口味更好的品牌。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部分大型超市中甚至没有上好佳的产品,而在多数社区超市、便利店等小型商超中,基本都有上好佳的产品。

除了线下销售渠道之外,在线上销售渠道,上好佳的产品销量微乎其微。

以天猫为例,上好佳天猫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商品其月销量不超过800,销量最低的商品月销量最低为0。而对比其他同类型香脆休闲食品,乐事薯片的大部分商品月销量均在3000以上,其中有部分商品的月销量更是高达2.6万。

再从新型零食的角度上看,以良品铺子为例,其大部分产品的月销量均在1万以上,部分受欢迎的商品月销量在2万至5万之间。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好佳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收益仅有758.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312.39万元,仅占上半年总收益比例的3.1%,远不及中国本土品牌良品铺子等“双十一”一个多小时销售额破亿的销量。

不难看出,在线上销售渠道,上好佳与其他品牌零食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然掉队。

坚持扩充产能仅用少量资金研发新品

尽管现在看来上好佳在中国地区的销量逐年递减,但其公司却并未停止扩充产能。

据招股书披露,此次上好佳IPO,其准备拿出募集资金的六成或以上扩充产能,剩余资金用于开发新品、推广营销及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产能显然不是制约上好佳发展的关键因素。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目前在中国、越南的14处生产基地平均产能利用率仅六七成左右,部分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不到三成。另外,在明显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公司仍然筹划在中国福建、越南的北宁等地建设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显然也已经注意到产品本身或许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据披露,公司已经认识到油炸食品增长受限,准备向健康、营养休闲食品转型。但奇怪的是,公司仅仅拟拿出两成以上的募集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

此外,截至今年6月,上好佳共有员工11568名,而研发人员仅有16名。

重视销售,忽视研发,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准消费趋势,或许对上好佳来说依然有着不小的挑战性。

对此,记者曾尝试联系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但其官网所提供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上市前景难料家族式企业或降温投资热情

资料显示,上好佳的控股股东为施氏家族。LiwaywayMarketing由施氏家族1966年在菲律宾设立,1970年以上好佳品牌开始生产和分销休闲食品。施氏家族通过SunarinLaroshe 拥有上好佳87.45%已发行股份,为上好佳实控人。

从公司历史上来看,上好佳自始至终都是一家外来的家族企业,其股权完全集中于施氏家族及其“亲友团”手上。有业内人士称,这样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成功上市之后,或许会打消部分投资者的热情。

现如今,休闲零食行业的A股上市企业并不少,如三只松鼠、绝味食品、盐津铺子、洽洽食品等。但除了还在新手保护期的三只松鼠,以及绝味食品之外,其他几个概念个股年内涨幅都不高。另外,年内休闲零食行业股价涨幅最高的两家上市公司绝味、盐津在上市至今的股价表现均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上市之后股价被大幅度拉高,但随后即开始大幅度回落。

整体而言,除了新股阶段,休闲食品概念个股的市场股价表现并不算太突出。此外,参考同行的历史表现,在管理、经营、资金运作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的上好佳,其上市前景仍然是个未知数。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海外版:物价保持稳定有坚实基础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5%,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5.2%,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