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变“堵”为“疏”,新技术迎来新变革。东胜河口管理区 从亏损四千万到盈利近两亿元

大众日报 2019-11-07 21:57 大字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本报通讯员 王维东 张康 苗振振

深潜在太平油田1000多米的“大江大河”里,杨东明如鱼得水。

盈亏平衡点下降10美元/桶、从亏损四千万到盈利近两亿元、员工人均绩效高于胜利油田分公司6700元……在过去的一年里,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胜河口管理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自2018年以来,太平油田试验降黏冷采技术实现增油2.95万吨,自然递减率下降2.2个百分点,新井1年收回投资,投入产出比1:5。

过山车

两年前,刚上任的胜利油田东胜河口管理区经理杨东明,就被太平油田来了个下马威。

太平油田五口低产低效井,投下重金,不仅一滴油都没增,反而原来还在生产的油井也只出水不见油。

投资打了水漂、生产计划踏不上节奏、管理区连续亏损、员工一个季度没拿到一分钱绩效,失败引发的连锁反应让这位新上任的经理措手不及。

痛定思痛,东胜河口管理区到周边的采油厂学习取经。2017年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转变开发方式,稠油热采变降黏冷采,率先试验降黏冷采技术。在得知该厂利用这一技术实现单井增油后,东胜河口管理区将这一技术引进来,选取了沾14-斜53井组的7口井进行降黏冷采试验。

20吨、15吨、14吨……去年7月,东胜河口管理区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每天下午盘库报表上的数字在跳涨。7月18日,原油日产量突破300吨。鼎盛时期,原油日产量一路窜蹿到340吨。

从失败的谷底反弹到成功的巅峰,3个月里,管理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从年中到年底,每天下午看报表成了杨东明最幸福的事,“就像看股票一路疯涨”,刺激带来的快感令他心潮澎湃。

破除惯性思维

杨东明把7口井的成功归功于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太平油田属稠油油藏,是东胜河口管理区开发的主阵地,产量占比高达91%。油井普遍是依靠天然能量开采,综合含水50%。

前几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导致胜利油田部分稠油热采井开发效益处于边际,甚至有些低产低效井被迫关停,迫切寻求低成本开发技术取代传统的蒸汽吞吐采油技术。

传统的治理手段是封堵、防砂、酸化等常规作业措施,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太平油田沾14-平27井是一口停产井。管理区曾使出浑身解数,轮番采用酸化解堵和检泵冲砂作业,累计增油也只有105吨。

部分供液不足的井真的是防砂失效、砂埋油层,是不是存在“伪低能量”?高含水井采出程度并不高,是否存在“伪高含水”?……杨东明直言,归根结底是传统观念统治了人们的头脑,惯性思维限制了人们的认知。

“一旦油井含水上升,大家容易陷入‘以堵为快’‘靠控液来抑制含水上升’的传统认知误区,只堵不调。”东胜公司工艺研究院工艺主管卢小娟说。无论是针对高含水井,还是低液量井,最根本的是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而传统的治理手段大都是治标不治本。

太平油田水的流动速度是油的(水油流度比)万倍,水跑得快,油流得慢,容易形成“突进”现象,导致油井高含水。杨东明也认为,这类油井,最简单的办法是挤入水泥封堵高含水水平段,但效果不一而足,好的,含水得到有效控制;不好的,只出水不出油。无论效果好与坏,弊端都是以损失封堵层段的储量作为代价。

新技术迎来新变革。他们治理供液不足的井,变“堵”为“疏”,利用降黏剂剥离分散岩石表面集聚的“油墙”,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对高含水井,降黏冷采技术辅剂添加有“一剂双效”的聚合物,既能抑制高渗通道又能提高水的黏度。在含水高达90.8%的沾29-平20井,采用降黏冷采技术开发后,单井日油从1.2吨上升到12.1吨,含水下降30个百分点。

向更深处探索

2019年,东胜河口管理区应用降黏冷采技术实施了5口措施井,设计12.5吨的油井平均日油18吨。

管理区干得风生水起,但东胜公司采油工艺专家、工艺研究所所长闫治涛的态度则显得更为保守。他认为,降黏冷采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距离成熟为时尚早。胜利油田稠油降黏及微生物采油项目组成员、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稠油开发室主任吴光焕也表示,降黏冷采技术距离成熟尚需假以时日。

热采是目前胜利油田稠油开发的主流技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胜利油田试验稠油热采,历经20多年摸爬滚打才形成成熟技术。30多年来,稠油热采技术独领风骚。2015年,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产量高达525万吨,占总产量的五分之一。2016年,受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和“气荒”的影响,胜利油田的稠油产量一年蒸发了73万吨。2018年,稠油产量跌至442万吨。

“稠油开发不能被气掐住脖子,要探索稠油热采的替代技术。”胜利油田主要领导在一次会议上,就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导致天然气缺口问题呼吁过。

去年胜利油田成立稠油降黏及微生物项目组,探索稠油降黏冷采和微生物采油研究及技术攻关,累计增油4.47万吨,其中,稠油降黏冷采技术累计增油3.68万吨。

下一步,油田将加强降黏冷采技术针对性和配套性攻关研究,创新集成工艺技术,形成稠油冷采技术体系。“十三五”末,达到工业化应用条件,“十四五”实现规模化应用。2020年,东胜河口管理区也将拿出500万元投入降黏冷采技术油藏适应性研究和新技术储备,向更深、更富饶的深海进发。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通报两起侵害消费者权益案

财经·资讯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李延霞)11月6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对外通报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发银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