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衣”潮流悄然兴起
衣食住行、吃穿用度,服装是最基础的消费之一。不少喜爱服装的女性消费者总是感觉“衣柜里永远少了一件衣服”。但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中国市场服装和布的销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装销售量2018年是540.6亿件,相较2017年的719.1亿件下降24.8%。
这样的新趋势与数据相互映照反映了服装行业正面临的变化。与此同时,一种“租衣”潮流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商,开始探索自己的租衣业务。
快时尚踏上租赁之路
据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服饰品牌之一GAP旗下品牌Banana Republic,从9月开始试水一项名为“Style Passport”的在线订阅业务,其中包含女装租用服务。消费者可以以85美元/月的价格租到三件Banana Republic的服装,并享受免费的送货、换货和洗衣服务。
无独有偶,美国快时尚品牌Urban Outfitters也于8月推出名为“Nuuly”的女装包月租借业务,注册会员以月为单位缴纳88 美元的会员费,可从其旗下Free People、Anthropologies,以及超过100家第三方品牌中,一次性租借总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六件衣物。
此外,瑞典著名的快时尚品牌H&M日前宣布,将在2019年秋末,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赛格尔广场旗舰店开设租赁店,其中包含一个缝纫工作室,H&M会员可以在此租赁服装、缝补或定制服装。H&M方面表示,开展服装租赁和缝补业务是迈向“可持续、循环的时尚未来”的重要一步。H&M相关负责人曾透露,若欧洲地区服装定制等业务表现良好,未来中国地区很可能也会上线相关业务。
同样提供服装租赁业务的零售商还包括Ann Taylor、Express Inc.和New York and Co. In等等。
众多快时尚品牌试水租衣业务的背后则是,快时尚业绩普遍持续下行的现实,品牌方不得不采取多元服务形式吸引消费者,寻找新业务支点,以缓解自身业绩压力。
根据GAP集团2019财年一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4%,在全球市场销售的主要品牌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Old Navy营收同比下降1%,GAP品牌营收同比则大幅下降10%, Banana Republic全球营收也下滑3%。而H&M近两年来业绩也呈现放缓趋势,从2015年到2017年,H&M的销售额增幅分别为19%、6%和4%。自2015年之后,H&M在中国的业绩增长速度就呈现出整体放缓的趋势。
有业内专家认为,快时尚的租赁之路无疑是在为自身业绩寻求新的出路。快时尚企业为消费者披上“租赁”的外衣,可从低频次场景服装租赁切入更高频次消费的日常穿搭,从而进一步分羹服装市场。
共享租衣脚步渐进
前几年提起租衣,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是表演服装租赁,或者是需要着正装的场合去租一件西装之类的消费行为。但随着时尚更新换代的频次加快,往往一种类型的衣服很快就会过时。买了,只穿几次不合算。不买,时尚的弄潮儿们又总是遗憾。
2015年起,共享经济风口兴起。顺应“共享文化”的大潮流,通过缴纳一定的会员费用,获得在多达数百万商品库中,任意租借试穿或折扣购买权利的“共享租衣”服务,逐渐受到追捧。“衣二三”“女神派”等平台,相继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共享租衣用最低的门槛,为用户提供了触摸高一级生活品质的机会。为了体现服装租赁相比购买的优势,性价比就成为了平台对外吸引消费者的招牌。正如不少共享租衣企业瞄准的目标用户:处于消费欲望升级,消费能力未满的“成长”阶段的年轻女性。
共享租衣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这种商业模式往往需要平台维持高性价比、高标准的服务,如何盈利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
在消费端,大多数用户对卫生问题表现出担忧,存在“交叉穿衣是否有卫生安全的隐患”“平台承诺了仔细清洗消毒,但衣服上或是有污渍或是有异味”“清洁是否到位”等种种顾虑。
而对于企业运营而言,自营仓储和洗涤中心成本不容忽视,产业链人员密度较高,而且运行维护难度大成本高,让盈利空间变小。企业如果与连锁洗涤企业合作,则意味着服务链条更为复杂。因而,企业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服务体验的质量,就需要前期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
“租赁服务具有低成本、高品质的特点,消费者只需花较少的价钱就可以享受高品质的服装。”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服装租赁市场已悄然兴起,但刚刚形成气候,无论对于快时尚企业发展租赁业务来说还是共享租衣平台企业,都面临很大的市场挑战。
新闻推荐
新京报制图/许骁10月8日,个人房贷利率“换锚”首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深圳、天津首套房贷成本微升,上海首套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