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不降利率的 MLF 不该为股市下跌“背锅”

金融投资报 2019-09-18 00:55 大字

■ 刘柯

周二A股并未延续强势,在消息面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出现了久违的单边下跌走势,特别是前期热点科技股全线下跌,对市场信心影响非常大。市场跌了,肯定要找一些理由,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影响了A股短期的走势。

最重要的是资金面的消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是周二是央行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的时间窗口,当日有2650亿元MLF和800亿元逆回购到期,而央行随即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未开展逆回购操作。这个操作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是收回了部分流动性,因为当天到期资金总额是3450亿元,而开展的MLF操作为2000亿元,实质上是回收了1450亿元流动性;其次是央行此次MLF操作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降低利率,还是按前期的3.3%操作,市场情绪受到了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A股出现了单边下跌,上证指数收盘下跌逾52点,跌幅达到1.74%。

那么,央行的举动是不是意味着流动性又开始收紧了呢?其实市场研判过于情绪化了。由于周一是央行降低存准率的时间节点,当天释放的流动性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后续还有1000亿元的流动性等待释放,在这个时候如果MLF操作再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显然是不科学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前期因为中秋节释放了短期流动性,现在过完节了,也需要适当回收部分流动性。我们看下市场的绝对增量,即便周二减少了1450亿元,但周一一次性释放了8000亿元,两相抵消还是释放了6500亿元以上的流动性。

而对于 MLF 此次利率不调整,也在情理之中。中秋节期间,欧洲央行降息并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于是市场预期中国央行会跟随,即便不降息也会降低MLF的利率水平。但其实我们的货币政策有自己的节奏,美联储降息的时候我们也没跟随,为什么现在一定要跟着欧洲降息?再说中国现在的CPI绝对数比较高,这是制约降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市场是不缺钱的,已经全面降准一次,而且新的LPR利率形成机制下利率的波动范围会加大,弹性也会增加,保持合理宽裕的流动性手段与方式很多。当然,货币政策还要为两周后的大假做一个缓冲,为今后的调节留有余地。

从这些情况看,过度解读央行此次MLF操作有点庸人自扰。即便此次MLF降低利率水平,真正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和激活资本市场吗?也未必。此次全面降准释放了8000亿流动性,也没见股市涨多少,所以“广义的流动性影响A股”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周二还有一个消息似乎更需要引起关注,那就是浙江等地银监局开始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股市,而江浙资金是此次科技股炒作的重要来源,大部分上榜的科技股活跃游资席位都出自江浙一带,当地的一些上市公司更是妖股频出。监管部门这个时候开始查违规资金,肯定会让这些活跃游资有所收敛,周二的盘面这种情况显露无疑。

当然,查违规资金是必须的,但是不是会造成整个市场再度风声鹤唳,刚刚有起色的科技股行情会不会就此夭折?笔者认为,只要主流资金认清了A股未来中长期主流热点并积极参与其中,行情就算折腾一下也没什么,洗洗说不定更健康。后期那些基本面优秀,成长潜力大,能被主流机构挖掘的科技公司,依旧会再度脱颖而出。

新闻推荐

全球最壕石油公司被炸 市值相当于4个阿里 “阿美”何去何从美梦惊醒

滚滚浓烟中,国际油市飞出一只“黑天鹅”。当地时间9月14日,10架无人机袭击了沙特所属的阿美石油公司的原油设施。初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