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经济型酒店

新京报 2019-08-07 01:15 大字

21世纪初,当大部分人的商旅住宿观念还停留在小旅馆或者招待所时,突然出现了一种新型旅馆——它们藏匿在火车站、商业区或者热门旅游景点周边,拥有统一的外立面或者招牌,在一众杂牌旅馆里,显得格外醒目。这些旅馆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拥有统一的装饰和布草,甚至还可以免费上网,价格却不贵,即使在北京、上海也只需二三百元。那时,人们第一次听说了“连锁快捷酒店”的概念,如家、锦江之星、汉庭、7天、莫泰等,更是成为当年商旅人士的差旅标配。

其实,经济型酒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中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之后相继诞生了如家、7天、尚客优、汉庭、格林豪泰等一大批经济型酒店品牌。

千禧年之后,国内的经济型酒店便进入长达十年的高速发展期,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三大巨头如家、7天以及华住先后赴美上市。但在急速扩张过程中,也埋下了许多隐患,其中包括供求关系的变化,盈利空间的压缩,酒店与OTA、加盟商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卫生、安全等管理问题频频被曝光等。2015年左右,正值《权力的游戏》风靡全球,各大媒体和营销号纷纷用“凛冬来临”,来形容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早在2010年,经济型酒店的拐点就已到来,发展进入瓶颈期,国内几大经济型酒店集团的每间可供房收入便出现连续下滑。

2016年前后,国内经济型酒店便进入了全面的自救时期。一方面,转型布局中端甚至高端市场,同时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各种并购、合作;另一方面,存量升级,“老瓶装新酒”,对经济型酒店进行改造升级,并引入智能、社交、设计等新技术、新理念。无疑,在人口红利时代向新消费时代过渡的过程中,消费者对“经济”的需求发生了改变,相比过去一味追求廉价,现在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就在这些经济型酒店集团集中“军力”布局中高端市场之际,OYO如同一匹黑马,于2017年底闯进经济型酒店市场,并以“横扫千军”之势搅起风浪——单体酒店与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成为经济型酒店领域的新“关键词”。

实际上,目前经济型酒店连锁化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基本完成,而三四线城市恰恰是目前争夺布局的重点。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认为,2019年经济型酒店的主战场是存量市场的争夺战,即在已开业酒店中的品牌变更争夺。其中,在部分高端酒店房价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升级改造仍是主要途径,而在三四线城市,经济型酒店的品牌整合无疑机会更大。

另外,经过几年的资本运作,目前经济型酒店的“攻城略地”基本完成,酒店的管理能力将成为未来酒店业发展的转折点。赵焕焱表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开始了,接下来就是看品牌的含金量、号召力、影响力——“扎扎实实的品牌建设是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第二春!”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曲亭亦

封面制图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详见D02、D03版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声明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