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永川农业科技园区 踏上区域发展新征程(一) 永川科技园区发展篇

川江都市报 2019-08-06 10:17 大字

种苗云港·星创天地

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大数据中心

十里荷香

永川是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渝西地区战略支点。2015年12月,永川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踏上了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征程。

几年来,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西南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创新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着眼 “生态园”“特色园”“示范园”为一体的“科技园”目标,构建新格局,增强新动能,形成新保障,营造新氛围,释放新活力,建成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多条建设经验开始在全国推广。

规划引领

扬帆起航

重庆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前身为重庆现代农业园区,包括黄瓜山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0年获批)、八角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2年获批)、圣水湖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获批)、九龙河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6年获批)四大板块。

2016年,《重庆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经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园区主要发展茶叶、食用菌、豆豉、特色果蔬等四大主导产业,主体(核心区、示范区)规划面积33万亩,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布局。其中,核心区3万亩,突出协同创新、大众创业和公共服务;示范区面积30万亩,突出高新技术集成与展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

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按照《重庆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重庆永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秉持“永立潮头、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重庆永川农业科技园区突出规划引领,突出科技引擎,突出产业主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扬帆起航。

通过几年努力,功能布局日臻完善、产业蓬勃兴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产业融合水平提升,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科技支撑

顶天立地

茶叶研究所支撑“永川秀芽”产业发展壮大是园区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的缩影。

在“顶天”方面,园区注重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搭建高端研发平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让园区产业有了核心竞争力。引进尹伟伦院士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长江学者夏庆友在永转化科技成果,刘奕清、李洪海入选“万人计划”, 依靠园区研发平台,引进培育专家型人才80余人,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及观测研究站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创新版图逐步完善。累计承担各级农业科研项目26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研发新技术新装备32项,培育“渝茶4号”等新品种8个、重庆市地方标准立项11项、授权专利256项;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研究论文首登《nature》。

在“立地”方面,园区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搭建了系列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平台。累计培养“土专家”“田秀才”700余人,为园区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建成科技专家大院10个,常年派遣科技特派员40名以上,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园区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永川是重庆唯一入选国家双创基地的区县。目前,园区建成创业孵化平台22个,种苗云港作为全国首批星创天地试点,入选国家“十二五”农业科技成果展。形成了“周周有培训、月月有论坛、季季有大赛、年年有节庆”的“永创汇”双创品牌,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培育科技型企业28家。

在永川,一提起蔡教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猕猴桃,因为在石笋山上,蔡教奎的猕猴桃基地已达1000亩。除了猕猴桃,蔡教奎还种有食用菌。食用菌厂房设计有机械化配种区、净化灭菌区、育植厂房24小时智能化控温,建起占地900平方米的冻库,购置了烘干机等大型设备。

目前,蔡教奎正通过工厂化、规模化、现代化、品种多样化的食用菌种植,做好一年四季的品种搭配,把菌种发放给周边农户种植,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回收鲜货,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产业发展

方兴未艾

园区形成了茶叶、食用菌、豆豉、特色果蔬等四大主导产业,是重庆最大茶叶、食用菌、早熟梨生产基地。

近三年以来,茶叶产业狠抓有机、绿色茶叶基地建设,新增3万亩,达到9万亩,产量7000吨、增32.9%。“永川秀芽”成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豆豉产业集聚了豆豉生产企业12家,年生产豆豉能力3万吨,产品畅销全国各大省、市,远销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永川豆豉”获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特色果蔬产业方面,食用菌种植新增6000万袋,总规模达到1.4亿袋,占全市70%,总产量7万吨。特色果蔬种植总面积达23.2万亩,有力支撑了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果盘子”“菜篮子”。

早熟梨是永川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早熟梨的核心种植区,主要分布于黄瓜山地区。永川早熟梨发展至今已20多年历史,陆续形成了6万亩连片种植规模,有“百里优质水果长廊”的美誉。

然而,永川早熟梨产业品种结构不优、产量不稳定,而且又遭遇了商品率低、产业链条短等发展瓶颈问题。对此,永川区科技局开展了全产业链的科技提升和打造。

建成重庆市南方早熟梨科技专家大院,为早熟梨高接换优、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建成重庆市南方早熟梨科技示范园,开展南方早熟梨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方式带动产业升级;实施2万亩黄花梨品种改良、新栽早熟梨2万亩,大幅提升广大梨农科学种梨积极性;建设气调库,进一步延长早熟梨产业链条,缓解销售压力,提升梨产品附加值。

如今,永川早熟梨产业涉及4个镇街,从事早熟梨生产农户达6万人,早熟梨年产量9万吨,早熟梨产地市场已经形成,早熟梨不出家门就可卖向全国各地,销售收入近4亿元。此外,每年梨花节、采果节吸引50万游客休闲观光,年旅游收入5000万元以上。

◎永川日报记者 龙远信 杨雪 付丽

新闻推荐

躲避峡洪祸缘何无法“躲避”

8月4日下午,湖北恩施州气象台在四个小时内连发雷电黄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预警明确指出,鹤峰将有50毫米以上降水,山洪、地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