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实现退市常态化需采取哪些措施

金融投资报 2019-05-25 02:48 大字

■牛人说市

■曹中铭

5月17日,沪深交易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决定依法依规分别对*ST海润、*ST上普、*ST华泽和*ST众和四家公司的股票实施终止上市。四家公司中,*ST上普为主动退市。这也是继中国二重之后,A股出现的第二家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

其实,除了四家公司退市外,今年沪深交易所还分别对9家上市公司实施暂停上市的措施。这其中就不乏“明星”公司。如金亚科技为创业板首批挂牌的“28 星宿”之一,乐视网曾经更是贵为创业板“一哥”。像这些曾经的明星股从辉煌到没落,从高潮到低谷,既凸显出市场的变迁,也应该留给市场、企业与投资者更多的思考。

在证监会对退市制度进行改革,以及强化退市监管之后,近几年来,A股市场退市的上市公司逐渐多了起来。像2018年就有*ST吉恩、*ST昆机、*ST烯碳、中弘股份等企业被扫地出门,这说明A股上市公司退市正逐渐步入法治化、市场化,也体现出沪深交易所“依法治市”的监管理念。尽管如此,相对于境外成熟市场,退市率偏低的问题仍然存在,A股上市公司离退市“常态化”还有不小的距离。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本该退市的上市公司,仍然能够苟活于市场上。实际上,在A股市场,一家企业要想上市,背后的难度并不小,这也与企业退市牵涉到更多方的利益密切相关。

四家公司被退市,以及多家企业被暂停上市,无疑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个人以为,对于 A 股市场而言,须打破退市难的困局,让上市公司退市真正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就需要从多个方面着力。

首先要大幅降低上市公司退市的门槛。上市公司退市难,主要难在门槛高上。像主板企业的正常退市,往往需要满足连续四年亏损的条件。于是乎,某些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常常会出现连续两年亏损,第三年微利,然后再出现连亏两年再盈利的循环。降低上市公司退市的门槛,是破解退市难的关键所在。

其次,退市指标考核需要更加丰富与多样化。相对于此前,现行的退市机制已有较大的进步,像净资产连续三年为负将强制退市等条款,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将产生巨大的退市压力。尽管如此,退市考核指标仍然需要进行完善。比如一直以来,市场上存在大量或财务状况严重不良,或长期亏损,或为僵尸企业的上市公司,像这类上市公司,客观上都是应退市的对象,但由于考核指标不完善,这类企业已成“股市不死鸟”。在引发市场投机炒作的同时,也导致市场频频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三,将上市公司利润考核指标改为扣非净利润。根据现行规定,只要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正,就不会存在退市的风险。然而,许多上市公司净利润为正的背后,主要通过报表重组、甩卖资产或股权等粉饰业绩,其主营业务并不能盈利。个人以为,以净利润而不是以扣非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是现行退市机制的重大缺陷。实际上,主营业务不能盈利的上市公司,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应该早日将其扫地出门。

此外,基于近些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应制定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衡量标准。根据《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上市公司,将强制退市。但对于上市公司的哪些行为属于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目前并没有衡量的标准。个人建议应从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等多个维度制定衡量标准。比如规定虚增或隐藏利润占当年实现净利润50%的,或者连续两年财务造假的,应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监管部门应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像被证监会认定三年财务造假的康美药业,应坚决让其退市。

新闻推荐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 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委托建行托管业务,客户业务照常办理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