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今是科技 做人类遗传密码精准解读者

金融投资报 2019-05-24 01:01 大字

今是科技研发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计划2019年内推出128通道的测序工业样机;2020年推出面向科研市场的测试版产品;2022年推出面向临床市场的高端产品。“实现‘几百元、几滴血、几小时’即可进行人类全基因测序的目标,不仅将结束我国对高端测序仪的进口依赖,更将使全基因测序成为精准医疗的常规检测和诊断手段,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成都今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是科技”)创始人、CEO苏云鹏在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此展示了今是科技的创业路线图和时间表。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基因测序研发顺利

“如果把我们人类的遗传密码理解成一本用密文撰写的书,而要把其内容通俗易懂地解读出来,就需要用基因测序。‘第四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核心微流芯片开发’就是我们的创业项目。”苏云鹏说,第四代基因测序仪的核心部件是一块芯片,它整合了生成测序信号的微流部分和识别这个信号的测量部分。研发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几百元、几滴血、几小时”进行人类全基因测序的目标,使其成为精准医疗的常规检测手段,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苏云鹏进一步解释说,“几百元”,就是将人全基因测序价格降到几百元人民币,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承受。目前一个人的全基因测序需要花费大概1万元,这是普通老百姓难以负担的;“几滴血”,就是只需取少量的样本,比如血液、体液或者组织,就能够测序;“几小时”,就是接受基因测序者可以随到随测,等待几小时后即可获得测序报告。

据苏云鹏介绍,基因测序仪的功能主要在于:一是精准预防。通过体检筛查,知道某人未来患某种疾病的概率有多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患病的概率和推迟患病的时间;二是早期筛查。可以发现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患者,并及时进行治疗;三是精准诊断。通过遗传背景和分子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类,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手段,实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四是精准预后检测。对接受治疗后的患者情况进行精准监控,既降低复发概率,又避免过度治疗。

目前项目已取得重大突破,团队正努力进行系统整合,开发与正式产品基本架构一致的工业样机。“我们所研发的测序仪与英、美等国的世界领先产品不存在代差问题,同时,在成本、效率等方面拥有自身的优势。”苏云鹏表示。

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既搭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国际竞争对手设置的技术壁垒,获得了“2018年度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支持,开展芯片所用生物材料开发、芯片流片和测试。同时已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优先权,并采取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昔日同窗抱团创业

2016年春节的时候,苏云鹏的中学同学、当时在国外做研究工作的邹耀中博士,回到了家乡后告诉苏云鹏:“虽然目前‘纳米孔基因测序’在英国已经实现了商用,在美国接近商用,但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

不过,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的项目,因为该项目的研发涉及生物化学、芯片、材料科学、微机电系统(MEMS)等多个领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工程。虽然已经有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路线,但仍需组建强劲的研发团队才有可能完成。也许是机缘巧合,与邹耀中、苏云鹏同窗的几位中学同学目前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就涉及了上述内容。

如今,公司的研发团队阵容强大,令业界刮目相看: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邹耀中博士,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2002年在中国协和医大生物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08 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然后进入斯坦福大学 Kobilka 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项目参与者。曾在美国从事相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工作。

创始人、董事、CEO苏云鹏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9-2004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中铝萨帕特种铝材有限公司和 Pratt & Whitney 公司担任副研究员、研发经理、供应链经理、运营经理等职务。

此外,创始人、监事、IC 总监蒋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专业学士、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业硕士;创始人刘凌厉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Boulder 分校机械系博士。创始人、首席架构师陈维良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业硕士。他们都已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翘楚。

于是,同怀报国之志、创业之心的5位创始人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在对几个城市实地考察后认为,成都高新区的招商政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特别是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比较完善,产业基础比较扎实,因此于2017年10月在成都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成都今是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实现商用

在创业路上,公司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的全程呵护。如公司在引进风险投资后,获得了成都高新区按照融资额的10%给予公司的150万元融资补贴;公司创业的第一、二年,共计可据实报销不超过800平米的房租补贴;公司同时享受到了税收方面的优待。同时,成都高新区已将邹耀中博士评定为“金熊猫人才”,并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人才的申报材料。

苏云鹏深深感到,对于科技型创业企业来说,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外,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博士5人、硕士9人,其他的员工均拥有大学本科学位。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还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盟。

“虽然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但在漫长的创业过程中,仍然需要资本市场助力。”苏云鹏告诉记者,公司于2017年获得了北京凯风创投15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目前公司正在着手实施A轮融资。公司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登陆资本市场。至于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还是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需要根据当时公司的具体情况决定。

对于基因测序市场前景,苏云鹏称,基因测序最早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开展,全球科学家花费了15年左右的时间把人类基因组的模板解读出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换代升级,根据制药巨头罗氏预测,到2025年,整个基因测序的上下游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

公司计划2019年底推出128通道的工业样机;2020年推出面向科研市场的测试版产品,并收集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意向,据此迭代产品,优化设备性能和功能;2022年推出面向临床市场的高端产品。“预计商用产品推出后3年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并且有望打破欧美制造商在基因测序领域对国内市场的垄断格局。”

苏云鹏表示,公司的当务之急是一门心思研发!研发!再研发!要在基因测序领域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目标是,让人们‘几百元、几滴血、几小时’就能进行全基因测序,使其成为精准医疗的常规检测手段,公司成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导者,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手记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成都今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的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高新区等各级政府重点打造的中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中心,目前已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聚集、项目聚集、服务聚集、资本聚集和信息聚集之地。而人才、项目、服务、资本和信息等要素聚集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使创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正由于此,苏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之所以在经过对几个城市的实地考察后,最终将“家”安在了成都绝不是“心血来潮”的举动,而是基于对成都特别是对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完善的产业链,扎实的产业基础的认可。在记者看来,这也求证了“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的道理。

■相关链接

《成都高新区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海归高层次人才、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业团队及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等创立的企业,给予最高3年、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支持,视团队规模提供5套以内的人才公寓,保障提供对应的子女入学学位、购房资格。若所设立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则按照股权融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成都高新区关于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支持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电子信息领域与健康医疗产业融合的行业,以及精准医疗、医疗美容、健康管理等健康新经济领域快速聚集发展,对新入驻专业园区的企业,根据项目质量,按实际房租的70%,给予不超过2000平米,每年最高100万元的房租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同时按实际装修费用的50%,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装修补贴。

新闻推荐

都是“ST”命运为何大不同?

*ST印纪5月23日分时图有人摘星脱帽有人继续亏损有人终止上市聚焦ST川股随着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披露大幕的同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