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企业“联合上楼”破解空间“拮据”难题
繁华热闹的深圳南山,创客们在“中国硅谷”挥洒汗水,密集的楼宇里迸发炽热的创新热情。
“创新红利”带来了城市的高速发展,而另一面则是较为高昂的房价。如何破解企业的产业空间困境?2月,联合竞得联合建设地块;4月,抽签“喜提”办公楼层;5月,推进代建工作……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15家南山重点企业“联合上楼”,在城市中心“抱团生根”。
“我们在科兴科学园8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已经‘装不下了’,只能到外面租房,但员工不在一起办公又会增加管理、沟通的成本。”创梦天地副总裁严佩诗说。
南山不少科技企业面临着类似的产业发展空间“拮据”的问题。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调研统计,南山150多家上市公司中50家在当地无自有物业。一些企业陷入两难:一方面,单独拿地“资金不够”,又面临不少外地优厚政策的“诱惑”;另一方面,留恋南山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不是实在没办法,不想走”。
能否创新办法,组成“联合体”共同建楼?
然而,对于工业和产业用地的“联合建设”,深圳此前没有相关规定,也没有先例。
办法总比困难多,骨头要朝硬的啃。2018年,南山区将“联合建楼”作为重点改革课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争取深圳市级政策文件支持、创新整套解决方案、协调推进具体事项……一年多来,南山以留仙洞六街坊1万多平方米的工业用地为试点,推进企业“联合上楼”。组成联合体的15家企业中,上市公司有12家。
深圳沃特新材料董事长助理李言典说:“我们抽中了30、31、33、34四层,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解决了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空间问题。”
企业“联合上楼”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程序创新与“集约高效”的理念落地。
南山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企业竞拍土地自建物业依靠“单打独斗”,建成的“独栋”产业空间,往往由于超出企业实际需求而存在空置浪费甚至变相发展房地产现象。
经过调研发现,一家年产值营收5亿至10亿元的企业总部生产研发空间需求约为1万平方米,但通常一块产业用地可建成数十万平方米空间。
“允许企业联合竞买土地建设总部大厦”,以“共享经济”理念满足更多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可一定程度抑制“脱实向虚”现象,但推进落地还有较长的程序创新之路。对“联合体”连带责任进行规定,创新退出机制,创新分证登记制度、分别限定不得转让……在多个部门紧密联动下,联建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为调合企业不同的空间需求,南山还创新项目设计建设机制,保留公共空间“可塑性”,如设置多层架空层及立体连廊,方便企业入驻后进行灵活设计调整。统计数据显示,联建大楼将为15家企业解决产业空间需求约18万平方米,预计5年内形成产值营收累计超过1500亿元,形成地方财力总额不低于15亿元,“集约高效”放大土地供给效应。(据新华社电本文有删节)
新闻推荐
被劫持的不只是浏览器主页 手机APP过度索取权限何时休 记者在调查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的过程中发现,手机APP(应用程序)也是互联网技术霸凌的重灾区。“灾情”如何
安装时要求权限过多、收集信息过度,APP技术霸凌时有发生“我的手机APP一打开网页,就弹出各种抽奖小广告”“看个视频,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