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身份证”是守信者的通行证
□赵强
央行22日宣布,目前征信系统优化升级工作仍在进行中,此次优化升级的重点是提升系统性能、优化信用报告内容和展示、改进产品加工和服务方式、完善系统管理等。拟推出的新版信用报告增加了展示国籍信息、展示共同借款信息、展示5年还款记录信息等,但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
个人信用报告,常常被人称之为“经济身份证”。其实,这张“经济身份证”在不少时候,比居民身份证更能客观地描述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身份形象。当个人征信报告采集的信息足够细化、全面和精准,“经济身份证”就能起到信用“照妖镜”的作用,让失信者显形,进而有效降低交易风险以及金融信贷风险。
现代社会是信用社会,健全的征信系统有益于平衡协调安全与风险、怀疑与信任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润滑、促进社会交往与交易。相应地,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征信系统的依赖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央行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已采集9.9亿自然人、2591.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分别接入机构3564家和3465家。如此巨大的信息采集、存储、查询量,对征信系统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优化升级是征信系统保证系统信息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客观要求。只有在安全的征信系统和健全的机制下,“经济身份证”才是具有公信力的经济社会通行证。
“经济身份证”对于个人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一旦沾上“污点”,比丢失身份证更不方便。购房、出行、消费、信贷等等都会受到影响。也正因如此,对于要将个人水电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纳入征信信息采集范围的传言,公众才会那么敏感。下一步,社会公众除了自身行为要恪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之外,还当时刻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严防“经济身份证”被商业机构滥用、盗用。
“经济身份证”不仅是诚实守信的紧箍咒,实际上还是含金量颇高的通行证。“经济身份证”的纯洁度越高,在社会上被人信任被人尊重的程度也会越高。我国还有4.6亿自然人没有信贷记录,打造好、使用好“经济身份证”,让更多人享有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与发展机会,也是征信机构、监管部门以及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
新闻推荐
记者|谢欣“癌变门"、“举报门"、再加上最近的证监局监管,过去的一年对于头顶“基因界华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