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惠制药IPO募资3亿多元 生产基地建设仅投4万元 2亿元躺在银行吃理财收益
春节后,A股快速上涨,个股涨势如虹,尤其是陕西股票近期更是持续上涨,成为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风景”之一,比如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广电网络等。然而,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康惠制药(603139.SH)今年以来涨幅与同行业股票和陕西本地股票相比,涨幅偏小。原因何在呢?
华商报记者查询、梳理康惠制药招股说明书和相关年报、季报发现,一方面,其上市后业绩变脸;一方面,IPO上市融资3个多亿,公司当初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建生产基地以及研发中心,旨在提高产能和研发能力,然而,药品生产基地建设仅投入4万元,而药品研发中心项目一分钱还没投,却将2亿元躺在银行吃理财收益。
春节后涨幅落后同行业和陕西本地股票,康惠制药市值比高峰缩水近六成
2017年4月21日,康惠制药上市首日,股价封停于44%的涨幅上限,全天成交仅174手,一时风头无两。紧接着就是连续的涨停,股价最高打到44.50元,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初令投资者惜售的低价新股,却从44.50元的高价一路下滑,持续低迷,今年1月底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截至3月29日收盘,康惠制药报18.22元,远低于最高时的44.50元;总市值18.2亿元,比高峰时的逾44亿元缩水58.7%。
华商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今年3月29日向前倒推,上市满两个月但不足两年的次新股一共有429只,这其中有35家来自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Wind行业分类)。从上市以来的涨跌幅度看,股价累计上涨的医药新股有31只;累计下跌的4家公司则是海特生物、哈三联、康惠制药和绿康生化。其中,康惠制药上市以来累计下跌12.3%,跌幅仅次于海特生物和哈三联,与多数医药新股的强势表现差异较大。
2017、2018年震荡的市场环境,或是影响次新股走势的原因之一。而在今年春节后这波反弹行情中,康惠制药股价也开始走高,从2月11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至3月29日,累计上涨了23.78%,但这一涨幅却没有跑赢同行业和同地域上市企业。同期232家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技公司的平均股价涨幅为34.97%,50家陕西上市公司的平均涨幅为35.54%。
“去年下半年接连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和政策调整让医药板块遭遇深度调整,这可能是包括康惠制药在内的医药企业股价受挫原因之一。”西安某券商投资部负责人认为,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变动既包括宏观经济、行业趋势、投资价值偏好等市场因素,也要参考公司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偿债能力、现金创造能力、财富增值能力、发展前景及未来预期收益等个案因素。康惠制药这样一家上市不足两年的次新股,吸筹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
面对上市以来股价高开低走的情形,投资者恐怕也承受不小的心理压力。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康惠制药股东户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去年三季度末股东11849户,相比上市之初的27316户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上市后业绩变脸,销售费用是研发投入近十倍
从1999年工商注册算起,康惠制药成立已有20年。十年前,在对三家制药企业完成兼并重组后,康惠制药成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显示,上市之前公司业绩比较稳定,2014-2016年连续三年营收增长,净利润都超过6000万元。
然而在上市当年,康惠制药业绩出现变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当年实现营收3.67亿元,同比下降3.87%;归母净利润6301.96万元,同比下降3.4%。目前康惠制药2018年度业绩尚未披露,不过在去年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3283.76万元,同比减少9.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降幅则达到28.71%。此前有消息称,康惠制药相关人士回应,去年三季度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较高。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从已披露的财务数据看,过去几年康惠制药的总成本约有一半是药品制造、医药流通产生的营业成本。其余耗费较大的还有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2014-2017年,康惠制药每年的销售费用都在亿元以上;去年前三季度花费7283.91万元,同比增长8.3%。
康惠制药主业为中成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拥有上百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营销网络分布除西藏、海南外的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产品在全国3000多家医疗机构或终端药店有售。
康惠制药的销售费用都花到哪了?据财报披露,2014年-2018年上半年结束,其销售费用中超过六成来自市场推广费。康惠制药表示,销售模式分为专业学术推广和非主营产品的渠道分销。专业学术推广模式下,公司在全国派驻专业学术推广团队,通过设立办事处形成营销网络,并通过终端推广团队组织产品基础理论知识、产品临床特点疗效等专业学术推广会议和学术研讨会,加强产品知识体系在终端推广和应用。该模式下,各医疗机构或终端药店直接或通过医药商业公司间接向公司采购药品,也是康惠制药主要经营模式。
与耗费巨大的销售费用相比,康惠制药的研发经费相对偏少。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结束,研发支出分别为1463.07万元、1485.99万元、1504.88万元、1411.2万元和500.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89%、3.91%、3.94%、3.84%和3.07%。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按去年上半年4810.22万元的销售费用对比,康惠制药的销售费用差不多是研发支出的近10倍。
IPO募投项目没有兑现,2亿元躺在银行吃理财收益
近几年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药企纷纷加大研发的环境中,康惠制药也在谋求扩充产能和新的业务增长点。按照原计划,3.17亿元IPO募资除了用于补充药品生产基地项目、研发投入和加大学术宣传力度的流动资金外,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建生产基地以及研发中心,旨在提高产能和研发能力。其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均位于咸阳高新区,公司上市以前已拿到了土地使用权属证书,项目建设周期均为2年。
不过,上市近两年的康惠制药,大部分募资并没有被用到当初公告的使用领域。截至2018年上半年结束,累计投入募集资金共7365.54万元,其中7361.54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药品生产基地建设投入4万元,药品研发中心项目还没有产生投入。值得注意的是,后两个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为今年3月31日。另有消息称,今年3月1日,康惠制药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高新区厂房正在积极建设中。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上市刚满一个月,2017年5月26日,康惠制药就决定,拟对最高额度不超过1.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去年上半年,又决定对最高额度不超过2.3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期限一年以内、满足保本要求、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较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保本类现金管理产品。结合最新公告看,截至今年3月28日,康惠制药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银行结构性存款一共有2亿元,到期日最迟的一笔是到今年10月27日。
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企业因外界原因导致上市募集资金暂时闲置,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自身收入和利润谋求更多投资回报也是说得通的。但从正常发展来看,如果将大部分IPO募集资金没有用到主业当中,这就违背了上市融资的初衷,不符合企业上市目的,并且可能对企业后续发展和投资者预期产生影响。康惠制药IPO募资3个多亿,药品生产基地建设仅投入4万元,而药品研发中心项目一分钱还没投,值得重点关注。
“对所有企业尤其公众公司而言,心存敬畏、信守承诺,更能体现出对社会和投资者的尊重。”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仝铁汉表示,造成上市公司将募资暂时未兑现或未完全兑现既可能有不可控条件导致的外因,也可能是因企业内部发展战略、经营策略改变或决策层、管理者其他原因所致。如果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履行承诺,应及时通报并采取有效措施。
多家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
IPO成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近几年,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现象业屡见不鲜。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7家公司首发上市,其中62家公司在2016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到了2017年,包括康惠制药在内,共有438家公司首发上市,其中124家公司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也就是说,在2016、2017年首发上市的公司中,有将近三成企业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就出现业绩变脸。
目前2018年年报仍在陆续披露之中,不过从已经披露的2018、2019年上市新股年报来看,福莱特、康辰药业、华夏航空、奥飞数据、科华控股和中信建投等公司归母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幅度下滑,新股上市以后业绩变脸的现象仍不容忽视。
对于公司上市后业绩不如前的现象,有投资者吐槽为“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并认为不能排除有上市前粉饰业绩的可能。
不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除非上市公司存在业绩造假,如业绩表现违背上市承诺,否则新股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上市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IPO批文拿到不代表这个公司就有金刚不坏之身。
仝铁汉表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上市队伍中来。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已率先上市,后上企业也呈现出“小而专”的特征,加上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步入了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新常态,都对新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产生影响。此外,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萎缩、决策失误、投资或购并未达预期、经营管理不善、产品定位不准和人才流失等内部因素,也可能影响公司在冲上资本市场后的业绩变现。
他认为,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需要把握“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强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优质产品赢得市场认可”的核心,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和投资回报。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查京京 采写
新闻推荐
记者|王静与龙头房企碧桂园总部同在佛山北滘镇的美的置业(03990.HK),在3月29日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美的置业发布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