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数量增加食客却少了,营收净利双降 全聚德烤鸭卖不动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外地游客到北京,吃烤鸭早就是必选动作 。在很多人心里 ,全聚德就是烤鸭的代名词,直到如今在游客云集的前门大街 ,全聚德店门口经常排长队。但这并非这家老字号的全貌,事实上眼下它的发展面临着困境。
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近日,全聚德2018年年报如约披露,与此前业绩预告大体一致,全聚德去年业绩表现并不算好,全年营收17.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4.2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29% 。营收净利双降,这样的窘境,全聚德上市12年来还很罕见 。
数据显示,2018年,全聚德共接待宾客770.47万人次。而2017年,共接待宾客804.07万人次。两相比较,去年一年全聚德客流少了34万人次。
实际上 ,近些年来,全聚德的业绩增长的确缓慢。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看,2012年至2017年,全聚德历年营收分别为19.44亿、19.02亿、18.46亿、18.53亿、18.47亿、18.6亿,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22亿、1.38亿、1.43亿、1.50亿、1.51亿。仅从数字而论,全聚德这些年的业绩几乎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窘境。
业绩增长乏力 ,外界对此早已看在眼里,但此次营收利润双降的表现 ,尤其是利润大幅下滑,仍引发人们心中的疑问:老字号烤鸭真卖不动了?
对此,全聚德方面称,受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减少,导致公司2018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同比出现下滑。
菜品没跟上新生代需求
“薄薄的鸭皮很脆,一咬油脂炸裂满口香,嫩嫩的鸭肉配上蘸料,放进嘴里真是享受啊。”40多岁的陈先生是一位老北京,在他记忆里,上世纪90年代常去吃全聚德,出差回到北京从机场直奔和平门店吃烤鸭。不过,后来去全聚德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一次去吃全聚德大概是七八年前了。”
“菜品有点老套,缺乏新鲜感。”他觉得,相比之下一些新派烤鸭,如大董、1949全鸭季、故宫冰窖烤鸭等,配盘 、配菜都感觉更精致,这些年吃烤鸭都去这些地方。喜欢时尚、追求个性的年轻吃货们,对全聚德这样的老字号更觉得气场不合而渐渐疏离。
如今走进商场购物中心,口味、体验各异的特色餐饮栉次鳞比。90后小吴跟朋友周末聚餐,要么吃火锅、吃烤肉,要么到各式各样的“网红”店打卡,有时排队等上百个号也在所不惜,但走进老字号吃烤鸭还真没想过。
这些年,餐饮商业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三五人的轻餐饮成主流,而全聚德仍主做全家大型聚会或商务宴会的大桌模式,跟现在的主流需求差距越来越大 。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从菜品来说,主打宴席性质的全聚德,主菜也比较高档,并不适合三两个人工作之余随便吃一顿 。“新生代的消费需求在变,全聚德产品调整相对较慢。”
有业内人士分析 ,全聚德过去是高端餐饮的代表,人们请客吃全聚德第一是图好吃,第二是图个有面儿。可现在的情况是,车站、景点到处都是叫卖真空包装的“全聚德”,有些还是假冒品,对全聚德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放低身段”贴近年轻人,全聚德也并非没有努力过,只是转型并不顺利。
2016年4月,全聚德发布其“互联网+”战略,试图冲破门店经营的局限,开始线上抢客。全聚德与一家互联网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北京鸭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外卖“小鸭哥”。
老字号与互联网牵手,目的是通过外卖平台为全聚德打开一片新天地。当时全聚德还为平台推出一款手作烤鸭套餐:14个手工制作好的鸭肉卷、1份米饭、4个配菜及4瓶饮料,适合2至3人食用,售价288元。
但外卖消费群体似乎对烤鸭不太感兴趣。仅仅一年后,鸭哥科技在2017年4月就停止营业。全聚德解释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经营预期,鸭哥科技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停止营业。”根据全聚德2016年年报,鸭哥科技当年亏损1344万元。也就是说,推外卖并没有给全聚德带来利润增长,反而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据北京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高亢张辛欣)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编制的《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