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
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应在明确稳金融工作着力点的基础上,统筹实施、主动作为,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积极稳妥推出稳金融短期举措,又着力构建稳金融长效机制,在夯实稳金融的经济制度基础、完善稳金融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上下功夫。
夯实稳金融的经济制度基础。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做好稳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筑牢经济平稳增长的制度基础,为稳金融提供有力支撑。以利率、汇率、国债收益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深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以银行间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支撑,夯实金融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
完善稳金融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与稳金融之间存在很强的内在关联性。要根据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稳金融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健全及时反映风险波动的信息系统。加强金融业反腐败力度,强化对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强化对重要金融市场的监控,保持防泡沫、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定力,继续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去杠杆。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管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稳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稳定市场预期和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国际收支稳健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要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发力,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以“稳转新集”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链基础。所谓“稳转新集”,是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要素,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继续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关键电子元器件、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核心链条开展集中攻关,新建扩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新兴行业实现突破发展;鼓励地方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群优质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发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作用,构建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以“稳转新集”形成合力,建设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以“四个协同”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要素基础。一是加快科技要素培育。改革现有科技体系,真正释放科研人员活力,提高企业科研决策话语权。二是加快现代金融要素培育。支持现代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动的产业生态圈,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三是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吸引和培育一大批有经验和影响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投身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协同。四是构建要素协同机制。改革不合理的金融体制和教育体制,破除制约要素流动的不合理障碍,形成实体经济与高端要素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第三,以强本固基夯实现代产业体系的微观主体。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应重视企业微观主体的培育,借助全球产业体系重构契机,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积极构建全球价值链。
第四,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基础。要深化金融、土地、能源等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效的市场机制。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盛朝迅
(满涛辑纳)
新闻推荐
记者|彭强编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中,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836084.OC,下称江苏北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