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自己衡量一下是否适格科创板

金融投资报 2019-03-23 06:07 大字

■健中观潮

■应健中

科创板从呼吁、吆喝一直到如今轮廓渐渐清晰,正扑面而来。今年的多头行情引发的原因很多,从坏里讲,巨量的股权质押和商誉减值将市场弄得有点不堪,到了需要救市的当口;从好里讲,管理层意识到股市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科创板的诞生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了。两方面因素叠加,股市从2440点绝地反攻了。

股市一上涨,负面的两个因素股权质押和商誉减值风险自然解除,没有什么救市方法比股市上涨更有利于解除风险的了。在市场一路蹦蹦跳跳的上扬行情中,科创板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即将闪亮登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创板渐渐地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用“渐渐地”形容这个进程还是比较妥帖的,尽管科创板2+6的规则已经为科创板铺好了道路,但这路上怎么行车,其细节还需要不断优化的,为科创板上市,上交所还成立了一个指挥部,下设11个工作组,这样的动静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可见对于国家战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丝毫不能懈怠。

对投资者而言,关键是能不能参与、怎么参与的问题。规则上有一个投资者适格的规定,其实投资者自己心里也要有杆秤,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参与这个板块。也就是说不要由别人来衡量你能否做这个市场,而是自己去衡量在这个板块你能否赚钱。

有几个对投资者衡量的标准值得关注:首先是衡量钱,你在股票账户中有50万市值,这是条件之一,现在的标准看起来似乎有点放宽,你持有新三板和贵金属的市值也算,这些品种并不买在股票账户上,这涉及到不同的交易场所数据交换,如此不厌其烦,也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投资者来参与科创板吧。其实这仅仅解决一个开通资格问题,开通后市值的升降就不管了,我们知道市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现有48万元市值的投资者不具有开通资格,但并不能说这个人是“菜鸟”,两年前他有200万市值,只是在股市下跌中资产大幅缩水,至于先将钱打进来,开通后再转出去,这样的事会多起来,这个适格性规则有点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还有一条规则挺有意思,现在各路资金开始摩拳擦掌,为首批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配售做好准备,然而,在此次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配售的队伍中,个人投资者将缺席。上交所的解释是,考虑到科创板对投资者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全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将首次公开发行询价对象限定在七类专业机构。科创板将小投资者排斥了,一级市场有油水的一层也给机构们撇掉了,留给二级市场的是50万元以上的中户去接盘,这样的制度实际能否产生财富效应呢?值得拭目以待。

市场的结构放在那儿,市场的套利模式也放在那儿,对投资者来说,不是让别人来判断你是不是适格的投资者,而是你自己要衡量一下,这个板块是否值得做。投资者的追求不应该放在交易机制上的各种新规则上,因为这些与科技创新毫无关系,投资者的追求还是要放在公司上,去捕捉那些未来能变得伟大的公司。

新闻推荐

证监会2018债券业务大检查来袭,多家券商、评级机构“触网”

记者丨满乐证监会掀起债券业务大检查。3月22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公布了2018年针对债市相关机构或业务的现场检查结果,...

 
相关新闻